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学研究 >> 正文
相关站点

新农科实践教学彰显活力 | 农学院“草帽知行”大学生实践队深度参与乡村振兴项目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0日 12:36 作者: 点击:[]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草帽知行”大学生实践队成立于2021年春季,现有成员18人,其中指导教师两名,杜天庆老师是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崔福柱老师是山西省高粱产业集群专家组成员;队长于建伟是农学1904班学生,动手能力强,管理团队经营丰富,其余同学来自硕士研究生及大学各年级。该团队成员既有善于种地的能手,又有擅长摄影、写作、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生,成员优势互补,以新农科教育实践为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为可持续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该团队积极参与山西农业大学定襄县季庄镇横山村乡村振兴项目,2021511日全天,“草帽知行”大学生实践队队长于建伟带领实践队员在崔福柱老师、柴世明老师和李斌老师指导下开展了高粱新品种展示田播种工作。用平时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帮助老师完成乡村振兴课题任务。

511日早上6点半,所有成员从山西农业大学出发,带领劳动工具和食物乘车去定襄县季庄镇横山村播种高粱,上午9点实践队员到达高粱示范地,在地头,崔老师与横山村李建忠书记确定好了100余亩高粱种植核心示范事宜,同时与高粱新品种示范田种植农户老李谈好了合作事项。7个品种种植地块为3亩地,实践队成员在农户帮忙下,划出了新品种示范田与其他高粱示范田的地界。

指导教师、实践队员与横山村领导、农户合影

从上午9点开始,实践队员紧张有序的开展工作,先按照品种试验要求,把地块分为3个区组,每个区组都安排7个品种种植,每个品种种植7行。高粱的种植需要遵循合理的种植密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粱的产量和品质,品种示范田高粱行距是40cm,株距根据不同品种确定为15cm-20cm。各小区划分完成后,队员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又给每行都划了线,用简易播种机人工播种。当天温度高,太阳晒得厉害,但实践队员一直保持旺盛的斗志,一丝不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播种高粱,中午大家在地里简单吃了点干粮,没有休息继续在烈日下播种,下午4点播种工作结束。带着疲惫的身体,队员踏上了返校的路途,通过实践,提高了队员高粱播种实践动手能力。

2O21519日,距离高粱品种比较试验播种已经过去8天,实践队员跟随崔老师再次来到定襄县季庄镇横山村。实践队员首先与种植农户一起检查了高粱品种示范田出苗情况。由于播种质量高,近期没有形成板结,高粱出苗较好。在崔老师指导下,实践队员又与农户交流了后期管理的基本要点,为以后开展管理做准备。



与种植农户交谈



高粱品种比较示范田高粱幼苗



崔老师和实践队员查看高粱出苗情况

 

结束了上午高粱新品种示范田苗期调查工作后,实践队成员匆匆吃过午饭,又随崔老师一起检查了玉米200亩核心示范田,玉米核心示范田幼苗整齐,长势良好。看完玉米核心示范田后,队员又随崔老师检查了100亩高粱核心示范田,高粱核心示范田有50多亩地已经播种10天时间,出苗较好,另50亩地还没有播种,计划尽快播种。

定襄县季庄镇横山村是山西农业大学在全省开展的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主要开展特色杂粮产业化发展示范。该村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土地肥沃、土壤通透性好,开展杂粮生产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大学生实践队深度参与学校乡村振兴项目是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良好途径,是农学院农学本科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山西农业大学教务部主任李卫祥部长指出没有学生深度参与的社会服务,就不会形成标志性的教学成果,产学研结合是大学对接社会基本盘,更是农科院校的特色,新农科人才培养要用好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这是农学院和广大教师发挥实践教学的大舞台。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高志强教授指出“产学研结合正是地方农业院校的强项,也是楼阳生书记谋划的研究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灵魂”。

据悉,“草帽知行”大学生实践队充满信心,后续还会继续深入参与产业调查与入户宣传活动。

文字来源:于建伟 崔福柱

    图片来源:于建伟

 

上一条:中国农大陈阜教授解读有机旱作农业创新发展

下一条:央视新闻频道报道我院青年教师郭杰带领团队在山西农谷平台开展育种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