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校党委、校(院)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农学院领导班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全方位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考核内容完成情况
(一)强基铸魂,党建引领促发展
1.压实责任,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农学院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将其置顶于工作布局之中,精心构建起以党委为核心引领,党政协同发力、系室紧密配合的高效工作格局,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思想引领举措,全力夯实学院发展的思想基石,切实以高质量党建领航学院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在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方面,农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对于宣传阵地的管理精耕细作,从内容的创作到发布的各个环节,都严格强化审核把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确保每一则消息、每一篇文章、每一次活动的舆论导向都准确无误,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让正确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院师生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农学院着力建立健全动态监测与定期研判的长效机制,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精准洞察师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捕捉潜在的风险点和问题苗头。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如重大节日、纪念日、政治敏感期等,农学院会针对性地强化引导,积极组织各类主题活动、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凝聚全院师生的共识;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于细微之处发现并化解风险,对于师生中出现的个别思想波动、困惑疑虑等,及时安排专人进行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通过这些举措,农学院让意识形态工作如春风化雨般贯穿于学院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和脉络,切实凝聚起全院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向心力,为学院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2. 精研笃学,淬炼政治素养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学院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紧紧围绕党纪学习教育,精心组织 2 次专题研讨,院党委书记率先垂范,讲授党课 2 场,班子成员与支部书记积极跟进,开展党课 53 场,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各党支部将专题报告与交流研讨有机结合,13个党支部累计召开支委会 124 次、政治理论学习 267 次、支部党员大会 144 次,持续深化党员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筑牢思想政治根基。二是创新活动形式,校领导深度参与联系支部“学思践行”和“抓党建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精准指导,为支部发展指明方向。班子成员率队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开展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建立长效联席机制,促进共同提升。离退休支部与师生支部携手开展“党旗红•夕阳情”主题党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学生党支部在横山村举办“喜迎国庆感党恩,强国有我践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并积极投身“金辉助老,情暖夕阳”“学子有约”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展现青年担当。
3. 党建赋能,激发发展活力
一是推进党建“双创”,学院全力推进省级党建标杆院系建设,精心构建学院“一融双高”的“543 - 1”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2024 年,学院党建工作再创佳绩,新增省“双带头人”党支部 1 个、校“双带头人”党支部 1 个、校样板支部 1 个,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创新党员教育,充分借助 VR/AR 前沿技术,深入实施“党建 + 思政 + 专业”的“三融三促”项目,打破传统党员教育和思政教育模式,开启智慧党建新篇章。加强智慧党建教室阵地建设,为党建工作注入科技活力,13个学院累计在此开展活动 43 次,提升党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三是表彰先进模范,隆重举行庆祝“七一”和教师节表彰大会,对 51 名“两优一先”、4 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 名教职工以及 15 名优秀青年教师予以表彰,激励广大教职工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同时,大力实施“向上计划”,对 310人次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发全院师生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四是加强监督管理,严守廉洁自律底线,持续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通过 4 次警示教育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精心组织党风廉政文化月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六是严肃政治生活,严格执行班子成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深化“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全年召开党委会议 13 次,审议事项 25 项;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22 次,研究决策事项 65 项,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顺利完成干部调整、选任工作,选拔任用 8 名优秀干部,为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体制机制,践行根本任务
1.圆满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工作。部署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工作,成立迎评促建领导组,下设5个工作小组;召开动员会4次,工作推进会、集中学习会、交流会等10余次;评估期间评估专家调阅学院课程档案3门、试卷12份、毕业论文12篇、培养方案1个、耕读讲堂活动报告1个、课程思政案例2个、课程思政建设方案1个,听课2门次,与院领导、学生座谈4人次、走访相关实验室2个;学院与植保、资环共建的《作物全生育期高效安全绿色生产》综合实践教学项目接受了入校评估专家现场考察。
2.农学专业接受专业三级认证(国家级一流专业认证)。2024年9月28日起,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启动了“农学门类专业三级认证试点工作”,学院积极配合,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期间专家组审阅了专业自评报告等材料,专家组调阅制度文件24份,听课看课16节次,调阅试卷6门次67份、毕业论文30份,访谈学生8人次、专业教师8人次,访谈学院和职能部门领导12人次;2024年12月12日,成功组织召开了认证专家反馈会,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经专家组反馈:所有指标全部达成。
3.本科教学工作成效显著。信息化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2024年,完成农学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个专业的课程群图谱平台和AI教学中心建设;建设完成智慧农业、功能农业2个虚拟教研室。《种子生产学》《作物栽培学》《生物统计学》《作物育种学》4门课程立项为省级一流课程;获批省级101计划项目5项,包括核心教材《杂粮生物育种》《现代作物生产学》《功能农业》3项、核心课程《作物生产与生态》1门、核心团队项目“粮食安全师资团队”1个;获批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6项、校级项目1项;立项《农业生态学》《精准农业》2部数字教材;《作物育种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活动受到教育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报道。智慧农业学院与神农大数据公司共建《智慧农业综合实践》和《农业遥感技术》课程2门,共建《精确农业》和《农业3S技术》教材2部;谷子产业学院与祁县润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建《现代作物生产实习实践课》课程1门,与河北巡天农业公司共建《特色小杂粮丰产技术》教材1部。
4.加强学生管理服务。一是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优良学风。坚持“专业导师指导学习、学长学姐带动学习、规章制度促进学习”“三步促学”活动,完善学业导师制度,激励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崇尚先进的信念。全年学院获得各类优秀个人表彰209人次,本科生考研率逐年上升,2024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52.88%,其中115名毕业生被“双一流”院校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录取,占录取人数的56.93%;20号楼男生633宿舍和20号楼女生208宿舍全员成功考取研究生。二是实践促进成长,厚植“三农”情怀。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被《山西农民报》《山西青年报》等省级媒体报道。赴繁峙“耕梦穰实”实践队成功入选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团队名单及2024年全国“乡村振兴·青春笃行”重点示范性团队。
(三)秉持精准方略,厚植科研信心
坚持“创新为要、项目为王、成果导向”的原则,狠抓科学研究工作,强化战略谋划,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优化配置资源,增强科研工作的组织力、战斗力。
1.科研立项成绩斐然。2024年度农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366项,到账经费5829.74万元;其中延续项目253项、新增项目113项。2024年度,我院获批国家区域联合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2项;新增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3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山西农业大学杰青优青培育工程项目2项。今年新增的113项中,60项是省部级以上项目。
2.科研成果持续产出。2024年度共发表论文143篇,其中G3以上论文130篇,占2024论文总数的90.9%,G1论文21篇,占总数的14.7%。特别是杂粮分子育种团队在苦荞种壳硬度机制解析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TOP,IF=15.1),作物化学调控团队在纳米技术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发表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中科院一区TOP,IF=10.6)。 “旱地小麦因水施肥探墒沟播抗旱栽培技术”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通过省审品种6个、省认品种9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9个;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发布地方标准7项。
3.“麦玉吨半粮”“麦谷吨粮”高产取得新突破。2024年,高志强教授牵头研发的冬小麦夏玉米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在单产攻关方面取得新突破,冬小麦亩产为839.49公斤,连续4年亩产超过800公斤;夏玉米亩产为1000.84公斤,连续3年稳步增产;麦玉周年亩产达1840.33公斤,较去年的1715.39公斤增加了7.3%,相关成果被山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省委副书记张春林对此专门作出批示。谷子产业化技术团队选取中早熟、优质、高产“晋杂谷”“晋杂金苗”系列谷子新品种,探索麦谷轮作技术模式,在一茬有余、两茬不足地区实现“麦谷吨粮”目标;经现场测产,晋杂金苗58号平均亩产381.8公斤,晋杂金苗158号平均亩产384.75公斤,加上之前收获的小麦品种晋作84(产量740公斤),实现了亩产吨粮的新突破,相关工作得到CCTV13的宣传报道。
(四)坚持目标标准,筑作物学集群
1.学科建设稳步提升。对标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加强支撑作物学学科发展的“三院七所一中心”协同机制,综合发力,成绩突出。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作物学学科从2022年未进入排名到2023年位列全国该学科第16名,到2024年学科排名15名,进入全国前30%位次。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研究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http://Cuaa.net)最新发布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学科排名:榜单显示,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荣膺2024中国四星级学科(4★),位列中国高水平学科。完成了作物学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农艺与种业和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自评)工作。2024年作物学学科共获批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1人入选“神农英才领军人才”计划。2024年作物学学科共发表国际顶级TOP期刊论文21篇,国际重要期刊论文59篇;获得国审品种4个,瑞普909和晋薯16号两个品种入选2023年度全国农作物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名单。晋谷21号、瑞普909、长6990、晋糯3号4个品种入选全国农业主导品种,“旱地小麦因水施肥探墒沟播抗旱栽培技术”和“玉米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2项技术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获批建立杂交大豆院士工作站。
2.研究生教育成效显著。对标建设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精准施策,全过程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获批2024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各类项目22项,其中山西省科研创新项目12项、实践创新项目7项、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项目2项。2024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TOP学术论文51篇,其中博士生发表SCI一区论文7篇,二区7篇;硕士生发表SCI论文一区5篇,二区32篇。出版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立项建设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入选山西农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篇,其中2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参评省级优秀学位论文。
(五)激发内生动力,凝聚服务力量
社会服务到账经费1077.87万元,成果转化到账经费170万元,新增或持续建设示范基地13个。依托科技特派员、三区项目和成果转化等项目,重点围绕春耕备耕、防灾减灾、大面积单产提升等进行指导服务,围绕种植户的困惑问题与当地种植户深入进行交流,举行示范观摩和技术培训等会议84次,开展技术服务301次,发放资料9010份,培训农民10504人次;获得社会服务类荣誉10项;被“CCTV13”、山西日报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45次。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4年度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根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反馈,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与持续改进机制还有待完善;二是学院在国家级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专业实践技能竞赛等方面还缺少有分量的奖项,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还没有突破。三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存在科研项目深度融合不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滞后,科研合作广度与深度欠缺等问题,四是国家级科研平台、人才、科研成果没有大突破。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学院发展。“五个到位” 抓党建、“一融双高” 促发展,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做好党员理论学习检查督导,科学指导主题党日活动和“三会一课”,在党建工作规范化基础上大胆创新、创建样板。二是筑牢组织堡垒,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夯实基层党建;加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培训并建立激励机制。三是厚植为民情怀,深入基层倾听党员师生心声、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并落实学院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党外知识分子、青年教师制度。四是创新工作模式,创新方式开发使用智慧党建教室及公众号开展线上活动,注重让驻外研究生党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
2.加强专业建设,培养“三农”人才。持续加强专业建设,做好分类培养。制定正向激励措施,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和大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创新教学理念,估计教学团队积极申报教改项目,凝练教学成果。继续强化本科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习实训内容和手段,制定传帮带制度,通过谈心谈话、培训指导等方式引导、帮助和鼓励师生进行有组织地训练,争取参加专业类竞赛项目,提高技能,增长知识。
3.加强学科建设,探索分类培养。对标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对表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结合第五轮学科评估反馈的不足和问题,努力提升作物学学科建设能力和建设水平,争创一流学科。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实行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制度化,持续加强研究生导学团队建设,强化导学团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探索学硕和专硕分类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团队辅导员和秘书的作用,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
4.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人才引育。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全面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引育的系统性、科学性、精准性,持续对现有人才进行整合优化。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做好国家级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项目负责人交流研讨,挖掘协同创新点,打造一体化的科研项目体系,以重点项目为核心,带动全院科研向纵深发展,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与影响力,强化项目协同管理。设立青年科研基金专项,倾斜项目申报资源,组织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进行一对一指导,在论文写作、实验设计、项目答辩等方面提供精准帮扶,助力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为科研骨干,完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
5.强化社会服务,科学服务“三农”。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农业合作社等主体的合作,建立长效机制。组建专业的社会服务团队,依据不同主体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为地方农业产业提供技术指导、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科技难题。定期开展社会服务培训与交流活动,提升服务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确保服务质量。建立社会服务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据此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与方式,提高社会服务的满意度与认可度,通过优质的社会服务反哺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2025年,学院领导班子将带领全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促进学院发展“一融双高”,全力践行强农兴农历史使命!
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农学院(作物所)党委书记 荆立群
2024年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和班子成员一道带领全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较好完成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全方位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现汇报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一、深学细研,提升政治能力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把握“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主持学习12次。聚焦党纪学习教育,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研讨2次。带头讲党课2次。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校党委的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二、履职尽责,抓党建促发展
(一)推动较好的三项工作
1. 持续夯实学院党建工程。一是大力开展党建“双创”。抓好省级党建标杆院系建设,构建学院“一融双高”的“543-1”党建工作体系。2024年入选省“双带头人”党支部1个、校“双带头人”党支部1个、校样板支部1个,在创建中提升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创新引擎党员教育。充分利用VR/AR技术支撑,开展“党建+思政+专业”的“三融三促”项目。创新党员教育和思政教育模式,加强数智化背景下的智慧党建教室阵地建设,13个学院开展活动43次。三是表彰激励优秀党员。举行庆祝“七一”和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两优一先” 51名、“先进基层党组织”4个,教职工9人和优秀青年教师15人。实施“向上计划”,表彰优秀学生310人次,彰显先锋模范作用。四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持班子成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深化“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主持党委会议13次议事25项、召开党政联席会议22次议事65项,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调整、选任干部8人,为学院治理现代化提供组织保障。
2. 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制定《实施方案》,设立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每月学习研讨。组织各支部开展学习《条例》专题“三会一课”。二是加强组织指导。通过支委领学、专题辅导、以案促学、交流体会等,组织党员每月集中学习。组织各支部到太谷清廉基地等开展党日活动,强化纪律意识。三是注重学以致用。有效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与学院重点工作,把《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列入干部培养必修内容。对新选任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3. 狠抓党建融合业务发展。聚焦年度重点任务,强化“党建+”项目,引领中心工作。一是党建与产学研深度融合。2024年教学科研成绩喜人,省级一流课程立项4项,校企共建课程3门,获批校级虚拟教研室2个,建设主干课程“课程图谱”,专业认证和学科评估反馈良好。新增项目11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立项2项;发表论文143篇、其中G1论文21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入选农业部主推技术1项。新增、持续建设示范基地11个,举行示范观摩和主协办会议21次,获得社会服务荣誉6项,主流媒体宣传报道121次。二是党建与五育有机结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扩大正面宣传引导,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培育良好师德师风,教工三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强国行”专项团队。将“农耕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三会一课”和团学活动,学生感到有趣有启发。举办“我与农大”故事分享会、奋斗者之路等报告会,教育身边人身边事。三是党建与民生实事同行。成立 “一心笃行” 学业就业辅导工作室,开展考研、考公、面试辅导。举办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2024届毕业生考研率53%,其中党员升学率68%,做好传帮带。在两个校区安装净水系统,在太谷校区建设思政长廊,传承学院历史与文化。每月开展安全检查,全年开展安全教育4次,做好安全保障。
(二)需要加强的一项工作
党建与重点工作结合不紧。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农业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方面,学思用贯通有待加强。作物学学科支撑单位多,农学院统筹力度和效果有差距。研究生导师分布在两个校区和各个研究所,在研究生培养上不均衡,没有用党建统领好。
三、严守纪律,公道廉洁正派
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二是规范管理监督机制。持续完善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开展警示教育4次。同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和中层干部进行党风廉政谈心谈话,开展批评教育1次、任前廉政谈话8次。三是组织开展好党风廉政文化月各项活动。全方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四是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要求,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树立公道正派良好形象。
四、查找差距,推动“一融双高”
一年来推动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管党治党督促指导不多。带头督促检查党建工作少,对支部的党建工作指导不细致。班子成员与各党支部的联系不勤,在班子成员及各科室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方面还需加强监督指导。二是服务师生解决问题不及时。组织党员、引领师生还不够,教师参与学院议事决策不充分。对老师学生们提出的本科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场所紧张、宿舍条件改善等问题关注、解决得不够及时有效。三是工作宣传影响力不够。学院官网关于党建工作的新闻报道浏览量不高。党建公众号传播范围小、受众面窄。团学公众号新闻报道多、有影响力的专题策划少。
下一步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五个到位”抓党建,“一融双高”促发展。一是强化思想教育,加强政治引领。加强对党员理论学习的检查指导,推动学习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广泛调研、充分讨论、民主决策、抓好落实。二是夯实组织建设,筑牢党建根基。加强对“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的指导监督,提升规范性、创新性。每年参加各支部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支部书记座谈会,解决问题和困难,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党建质量。定期组织党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建立激励机制,表彰优秀党务工作者,激发积极性。四是树牢宗旨意识,办实事办好事。经常性深入各支部、科室、团队,倾听党员师生声音,激发工作学习热情。指导支委与党员谈心谈话,及时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工作生活困难,提高师生获得感和满意度。督促落实班子成员联系党外知识分子、青年教师制度。五是创新工作方法,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智慧党建教室数字化技术、探索开展异地同步理论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发挥公众号的思想引领作用,开展线上“党建+”,让驻外研究生党员融入组织生活,提高参与度。
今后,我将同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全院师生抓党建促发展,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发挥合署改革优势,争创一流作物学科,围绕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需求,贡献农大力量!
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农学院(作物所)党委副书记、院长(所长) 原向阳
2024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全体师生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学校和学院的年度重点任务,真抓实干,全方位推动学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本年度,我晋升二级教授,获批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项目顺利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指导1名博士生和5硕士生获得学位;获批山西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子项目和晋中国家农高区科技创新项目等项目,新增经费390万元;以通讯作者发表G2级以上期刊论文4篇,其中发表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的论文影响因子大于10;被聘为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负责的繁峙谷子科技小院被评为“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组织承办了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一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第六届中国小米产业交流展示对接会暨阳城红苗谷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组织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西北片区的检查工作。现将本人一年来在学院的履职情况报告如下,请同志们评议:
一、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讲大局,讲担当,做表率,努力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重细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守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参加学校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处级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参加学院党委会议13次,组织/参加学院党政联席会议22次。在校党委和院党委的领导下,坚守党员领导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认真履行学院党委副书记的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二、真抓实干,提升学院和学科的综合实力
(一)推动较好的三项工作
围绕学校和学院的重点工作任务,团结带领班子成员,互相协作,按照“重教学、培团队、提科研、扩服务、强学科、强治理、办实事”的发展思路,带领全体教职工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学术交流,狠抓科技创新,提升学院发展新局面。
1、重视教育教学,农学专业三级认证(试点)获得教育部专家组的肯定。组织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相关工作;农学专业三级认证试点工作,经专家组反馈:所有指标全部达成;完成农学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个专业的AI教学中心建设和课程群图谱平台建设;建设完成智慧农业、功能农业2个虚拟教研室;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山西省101计划项目,获批5门核心课程、3部核心教材和1个核心团队;获批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6项。
2、强化学术交流,学科和学院的综合影响力持续扩大。强化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组织承办了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一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杂交高粱成功推广应用60周年座谈会暨杂粮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第六届中国小米产业交流展示对接会暨阳城红苗谷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会议、后稷大家谈、农学院2024年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多种学术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原中国科学院基因组所所长薛勇彪、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李承道、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授Dipak K. Santra、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教授周美学、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董合忠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多名教师和研究生在国内学术会议作报告,提升和扩大学科、学院的综合影响力。4名教师被聘为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1名教师被聘为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作物学学科从2022年未进入排名到2023年位列全国该学科第16名,到2024年学科排名15名,进入全国前30%位次。
3、强化学术创新,国家级项目、成果和科研经费持续有收获。学科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拔尖人才的培养,支持有潜力的博士进行原始创新研究,鼓励大家申报国家级人才称号和国家级项目。继续坚持“创新为要、项目为王、成果导向”的原则,开展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项目的组织和动员,到账科研经费5829.74万元;获批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区域联合基金1项、面上基金2项;新增中国博士后青年基金3项、山西省杰青项目1项、校优青培育项目2项。“旱地小麦因水施肥探墒沟播抗旱栽培技术”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发表G3级以上文论130篇,其中杂粮分子育种团队在苦荞种壳硬度机制解析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TOP,IF=15.1),作物化学调控团队在纳米技术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发表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中科院一区TOP,IF=10.6);冬小麦夏玉米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在单产攻关方面取得新突破,麦玉周年亩产达1840.33公斤;在一茬有余、两茬不足地区实现“麦谷吨粮”目标;相关工作得到CCTV13和山西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获得省审品种6个、省认品种9个、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9个,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发布地方标准7项。
(二)需要加强的一项工作
虽然学院的双创工作在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四届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自然科学类二等奖”,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在2024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省级银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山西赛区省级银奖2项、铜奖3项,赴繁峙“耕梦穰实”实践队成功入选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团队名单及2024年全国“乡村振兴·青春笃行”重点示范性团队,但是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还有待提升。学院在国家级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专业实践技能竞赛等方面还缺少有分量的奖项,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还没有突破。
三、清正廉洁,坚守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1、坚守法律思维。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始终坚持法律红线思维,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文件和精神,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准则》和《条例》要求,用党纪党规严格规范自身言行。时刻牢记“警戒线”、筑牢“防守线”、远离“高压线”。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
2.坚持依法治院。在工作中,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能够牢记服务宗旨,以身作则;公开院长信箱,自觉接受大家监督,争做一名合格的好干部。工作积极努力,将学院的事情始终放在首位,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清廉农大建设方案,按程序办事;在工作中将“权”用在给大家办实事上,坚决杜绝假公济私,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坚守安全底线,遵守职业操守的角度,每月开展安全检查,给实验室修缮水龙头、灯管等,创造较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聘请律师事务所担任学院的长期法律顾问,涉及学院发展、教职员工知识产权、经济等利益的相关合同协议,均要求由法律顾问把关;坚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制度,“三重一大”事情均由党政联席会集体决定;统筹做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院。
四、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2024年度,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很多地方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是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还有待提升,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国家级教材数量还较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缺乏,国家级大学生竞赛奖缺乏;二是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国家级青年人才缺乏;三是代表性成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还有很大潜力,单项成果转化金额不高,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对接不够顺畅。
2025年,将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制定正向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和大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创新教学理念,积极申报教改项目,凝练教学成果,继续强化本科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习实训内容和手段,制定相关制度,通过谈心谈话、培训指导等方式引导、帮助和鼓励师生进行有组织地训练,争取相关项目,积极参加相关竞赛,取得优异成绩。二是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全面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引育的系统性、科学性、精准性,持续对现有人才进行整合优化。用好学科经费,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做好国家级人才的培养。三是发挥学院在企业和教师中的桥梁作用,积极举办各种科研成果推介会和观摩展示会;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培育大品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农学院(作物所)党委副书记 白益磊
回顾2024年,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我以学院中心工作为重点,围绕农学院2024年度学院各项发展指标要求,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核心,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了分管工作的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我2024年度的履职情况和廉洁情况报告如下:
一、抓学习强基础,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学生工作者,深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和学院中心组、党支部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带头领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掌握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科学体系,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思想财富和实践成果,进一步增强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引领学习风尚,强化示范效应
坚持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参加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积极撰写学习体会,并领学文件四次、做主旨发言二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2024年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并作为学员代表汇报学习体会。带领团干辅导员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主题文集和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着力把学习的成效转换为推进工作的新思路,破解难题的新举措,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认真履职尽责,抓好工作落实
一年来,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我明确职责、找准定位,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工作实效。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主动配合班子其他成员的工作,主动补台。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本年度成绩较好的三项工作
1.紧扣树人使命,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一是党建铸魂思政教育,支部建设取得新成效。依托学院创建的“红色▪青春▪兴农”党建品牌,全力推进支部“三会一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定期在学生党员活动室开展学习研讨。线上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建公众号“红小農”和“巍巍农学 稼穑五谷”的线上阵地作用,积极使用智慧党建教室的VR/AR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开展“向上计划”,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党支部充分发挥每位党员的优势与特长,广泛开展党内交流及科研交流互动,党建和学习、科研深度融合,激发支部整体活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人才培养。2024年我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和学生第一党支部获首批校级校板支部创建项目。二是厚植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利用主题党(团)日、主题班会、“三会一课”、志愿活动、谈心谈话等,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开展“百名党员讲党史故事”系列活动,“学习党史·知农爱农”等主题党日活动,党建活力充分释放。确立“精准服务+融合发展”两大主题,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求真知、践于行,创新沉浸式和体验式相结合的模式,学用结合。通过讲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用先进的理论吸引学生、说服学生、引导学生,确保理想信念教育底蕴深厚、方向正确,不断增进其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三是深化思想引领,提升学生素养。加强积极分子和重点对象的培养,其中7名学生参加校级“青马”培训,48名学生参加院级“青马”培训,培育了1个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示范小组。举办“校友导航—奋斗者之路”报告会4场,青年人文素质大讲堂2场,农大故事会2场。通过富有代表性、权威性的报告,帮同学们寻找榜样力量,了解专业前景,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强农兴农初心,实现正面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秉持多元策略,助力逐梦前行。
一是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优良学风。坚持“专业导师指导学习、学长学姐带动学习、规章制度促进学习”“三步促学”活动,完善学业导师制度,激励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崇尚先进的信念。在国家重大考试和期末考试前通过各种形式召开考前动员,宣讲有关规定,实施党员、班团干部挂牌考试制度,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创建文明和谐考学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全年学院获得各级各类奖助学金的学生共计1488人次,获得各类优秀个人表彰209人次,本科生考研率逐年上升,2024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52.88%,其中115名毕业生被“双一流”院校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录取,占录取人数的56.93%;20号楼男生633宿舍和20号楼女生208宿舍全员成功考取研究生。二是精准平台搭建,重抓网络宣传。在网络共青团方面,利用网络新媒体,加强“网上共青团”工作平台建设,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官网设有“团学工作”专栏,及时跟进团学工作动态,同时分团委重磅开启“小农有话说”投稿专刊,面向农学院全体师生、校友征集文稿、图集以及微视频,主要包含大一新生系列视频4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视频6条,以及给考研学生送温暖助力考研相关视频。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使媒体成为了解青年的新渠道、联系青年的新桥梁、引导青年的新阵地、动员青年的新手臂、服务青年的新平台,学院建立的“巍巍农学 稼穑五谷”微信公众号发文383篇,其中国家奖学金风采展示4篇,校长奖学金风采展示12篇,国家励志奖学金风采展示46篇,推免学生风采展示17篇。引领青年学生积极向上,充分发挥青年学生榜样的先锋模范示范力量。三是实践促进成长,厚植“三农”情怀为引导学生在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助力培养涉农综合型人才,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强化科技小院的育人功能,深化科技人才和产业的有效对接,今年7月,农学院组建七支社会实践队赴阳泉平定,忻州繁峙,忻州定襄,临汾尧都,长治潞州,晋中榆次,鄂尔多斯等地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发展成就。积极探索公费农科生实践培养模式,组织公费农科生农学2309班全部学生,赴小麦所、棉花所、谷子所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实习。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被《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山西青年报》等省级媒体报道。赴繁峙“耕梦穰实”实践队成功入选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团队名单及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全国示范性团队。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带头以身作则,完善管理机制。着力抓好专业导师、团干队伍、党员队伍、学生干部不放松。推进本科班级专业导师制,选派责任心强、专业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专业教师担任班级专业导师,定时间、定目标、定任务,深入参与育人工作。分团委队伍秉持老带新的工作原则,新晋辅导员都配备了有经验辅导员来带领,逐步熟悉辅导员工作。全年组织召开学生工作专题研究会议10次,主持召开专项议题的学生工作研讨会20次,形成了事前有目标和标准、事中有监测和预警、事后有诊断与改进的常态化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二是搭建工作平台,全面提升工作能力。为搭建工作交流和素质提升平台,全面提升辅导员铸魂育人能力,组建“一心笃行”辅导员工作室。为提升我院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创新性和有效性,特邀全国最美辅导员——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胡邦宁开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知农爱农人才 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交流分享,同时分批组织辅导员参加全国类的思政教育培训。我院辅导员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也积极的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准备组稿出版《新农科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撰写发表3篇文章,申报立项4项省级校级思政课题。
三是持续推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向上计划”学生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综合考核等措施。培训对象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学习与掌握,理论知识学习成效显著提升。组织召开学院学生干部座谈会,并为新生学生干部作“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为主题的教育培训会。全年,有111人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标兵、优秀团干部等荣誉,9个班级获得先进班集体。为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结合学院研究生工作实际,组织召开农学院研究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农学院第二届研究生委员会委员和第二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积极探索创新我院研究生管理模式和活动形式,凝心聚力看,助力学院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一项需要改进的工作
在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这一核心目标上还需持续巩固提升。
学院搭建线下线上“两大平台”,建立“大型招聘+专场招聘+专项招聘”的招聘就业模式,做到精准施策,分类指导。组织召开就业动员大会暨考研指导会、毕业生座谈会,重点关注特殊群体、重点地区群体,实行“一生一策”,一对一服务,精准帮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但面对当前就业形式的复杂性、艰巨性,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部分毕业生求职观念不够积极,择业期望偏高,导师在就业岗位推荐和就业指导方面的潜力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下一步需构建多方协作的就业工作格局,创新就业服务模式,积极谋划从各个方面加强就业工作,争取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四、遵守廉政准则,坚持清正廉洁
1.加强廉政建设,做好教育宣传。作为学院党委副书记、纪检委员,我时刻牢记“警戒线”、筑牢“防守线”、远离“高压线”,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师生赴“太谷区纪委监委警示教育基地”和“太谷区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宣传工作,时刻敲响廉洁警钟。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文化月活动,结合学院特色开展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歌曲演唱、主题征文、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学院全体师生树立党纪法规意识,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2.关注师生利益,落实监督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牢记共产党员的职责,严格遵守党规党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三重一大”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书记、院长对党支部书记、科研项目负责人、科室负责人、系主任以及重点岗位人员谈心谈话,真正发挥廉政谈话的作用,减少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在学院组织发展党员、评优评奖、学生干部选拔和服务师生等工作过程中严格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全年没有发生任何违规违纪事件。
3.坚持清廉从政,自觉接受监督。认真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自觉主动接受党和群众监督,坚持做到清正廉洁,不谋私利,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本职工作做好。严格要求家属和身边人员守规矩、行正道,规范一言一行。坚持学法用法遵纪守法,带头学习党纪条规,从思想源头上拒腐防变,在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方面立规矩、讲纪律,做榜样、立标杆。
五、存在的不足
一是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较低。
在过去一年就业工作推进过程中,通过建立“大型招聘会+专项招聘会+专场宣讲会”的招聘就业模式,宏志助航计划,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搭建线上线下两大平台,实行“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帮助到多数同学顺利就业。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总的就业率较低,成效未达预期。
二是团干队伍在学生心理工作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
在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学生焦虑、抑郁产生的心理问题时有出现。面对复杂的学生状况,多数团干未经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学习,对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识别、成因分析及应对方法了解不足,在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无法准确判断严重程度并给与恰当的初步干预,导致在实际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
六、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是充分挖掘导师就业推荐方面的潜力。一是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从大一开始帮助学生做职业规划,使他们深入了解自我兴趣、能力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明晰自身优势与劣势,结合农业行业的多元岗位进行职业定位。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学院导师在就业推荐方面的潜力,从各个方面谋划加强就业工作,争取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二是持续强化团干队伍专业能力。一方面定期组织辅导员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讲学,促进其提升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培训,如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心理咨询技巧等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案例研讨机制,分享经验,提升其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能力与技巧。
一年来工作的成绩与进步,离不开院党委,院行政的关怀和指导,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支持与配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的挑战和考验中砥砺品格,在贯彻上级路线方针政策中深化认识,切实把牢政治方向、突出思想内涵,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继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有效的手段和工作机制,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农学院(作物所)副院长(副所长) 冯美臣
2024年,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学院党委、学院行政的大力支持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分管工作的目标任务。现将理论学习、廉洁自律和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
坚持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学用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理论学习,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加强党性锻炼,提升自身党性修养。
二、对标年度考核,全力完成重点任务
(一)完成较好的三项工作
1.学科建设组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学科排名显著提升。在“三院七所一中心”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作物学学科排名显著提升。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作物学学科从2022年未进入排名到2023年位列全国该学科第16名,到2024年学科排名15名,进入全国前30%位次。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研究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http://Cuaa.net)最新发布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学科排名:榜单显示,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荣膺2024中国四星级学科(4★),位列中国高水平学科。完成了作物学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农艺与种业和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自评)工作。二是科研能力再上新台阶。2024年作物学学科共获得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8项。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资助2项。三是学科成果再创新高。2024年作物学学科共发表国际顶级TOP期刊论文21篇,国际重要期刊论文59篇;获得国审品种4个,瑞普909、晋薯16号两个品种入选2023年度全国农作物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名单。晋谷21号、瑞普909、长6990、晋糯3号4个品种入选全国农业主导品种;“旱地小麦因水施肥探墒沟播抗旱栽培技术”“玉米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2项技术入选全国主推技术。四是学术氛围空前高涨。成功承办了2024年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一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第六届中国作物学会会员日活动-院士公开课;成功举办农学院2024年研究生学术论坛、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交流研讨会、2024第六届小米产业交流展示对接会暨阳城红苗谷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山西省旱作农业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粮食单产提升学术研讨会、山西省藜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24年度年会暨学术交流会、2024年中国大同马铃薯种质创新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杂交高粱成功推广应用60周年座谈会暨杂粮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后稷大家谈系列学术论坛。邀请何祖华院士、李承道院士、周美学教授、王学路教授、章文华教授、彭少兵教授、彭良才教授、志敏教授、王朝辉教授、王东教授、何中虎研究员、王二涛研究员、韩春生研究员、杨永峰研究员以及Dipak K. Santra教授、Saman Seneweera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一系列的学术论坛和优秀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拓宽了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思路,提高了创新能力,营造了活跃的学术氛围。
2.大力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追求卓越人才培养。一是创新硕士生管理和培养新模式,取得明显的成效。获批2024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各类项目22项,其中山西省科研创新项目12项、实践创新项目7项、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项目2项。2024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TOP学术论文51篇,其中博士SCI一区7篇,二区7篇;硕士SCI一区5篇,二区32篇。出版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立项建设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3篇博士学位论文和7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入选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其中2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参评省级优秀学位论文。二是加强导学团队和导师培训,完成博硕士研究生招生就业工作。积极组织学科研究生导师开展2024年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四有导师学院”在线研修项目。新遴选博士生导师9人(校外1人),硕导22人(校外1人);2024年完成硕士研究生招生326人,其中留学生2人;加强博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完成硕博连读招生11人,“申请-考核制”招生9人,招收留学生2人。2024届博硕士毕业生247人,落实去向202人,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了81.78%。三是研究生参加各类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物学博士研究生姜宇舢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我的田野答卷-谷子地里的主角戏》,在央视频播放量达到了1.3万余次,对我校和学院及研究生培养的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博士研究生赵采良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赛道荣获银奖;获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四届科技作品竞赛自然科学类全国二等奖;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山西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获第九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杨旭婧在第二十一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研究生论坛”获得优秀学术报告奖,黄旭升、柴旭东获得优秀墙报奖;闫晓斌、白娟在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粮食安全与智慧种植创新的博新论坛中获得优秀奖;刘义珍、李梦元在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十届产学研大会研究生论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
3.在教学科研方面持续发力,勇于承担双肩挑重任。专业建设方面,与神农集团大数据公司合作共建清徐县智慧农业科技小院,共建智慧农业学院和智慧农业专业。教学科研方面,本人完成9门本硕博课程教学任务,主编的智慧农业系列教材《智慧农业3S技术与应用》已交付高等教育出版社,参编的《智慧农作技术》也已交付中国农业出版社。指导的研究生在第二十一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研究生论坛获得优秀学术报告奖。1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硕士研究生分别获批省研究生创新项目。获批山西省杂粮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项目1项、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课题1项、山西省“三区”科技人才项目1项、北京市横向项目1项,已全面开展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团队建设方面,团队新增社会服务项目9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13篇,1区TOP 2篇,2区TOP 6篇,中文期刊10篇,本人以通讯作者发表SCI二区TOP 4篇,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社会服务方面,作为山西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积极承担体系工作,在左云、右玉、岢岚、太谷、昔阳、祁县等地开展了相关生产调研、指导工作以及技术培训。
此外,还分管财务管理工作和统战工作。财务资产管理方面,根据岗位的工作量设置人员数量,同时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合理的账务处理。减轻财务工作负担,由会计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熟练使用山西农业大学财务共享数字化平台,实现了项目收支的电算化管理。同时,根据学校财务支出进度,让科研人员及时掌握项目的收入、支出、结余情况,对项目的预算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统战工作中,积极开展和完成校宣传统战部安排的统战工作。组织申报“2024年山西统一战线课题研究项目”,征集2025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素材,更新省级无党派人士有关数据,完善了学院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
(二)需要改进的一项工作
研究生招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本年度稳定进行,但和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和学术能力提升方面,需制定相关制度,加强研究生学术研究过程管理,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作风,规范科研行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三、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对党忠诚老实,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对工作和个人的重要事项做到随时报告,无隐瞒不报、欺骗组织的问题。
四、存在的不足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2024年分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地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标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精神和学校建设一流学科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研究生日常管理方面,还存在不细不实的问题;财务管理的便捷性和及时性还有待提高;统一战线工作凝聚党外知识分子的力量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学科建设方面,继续对标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对表对标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结合第五轮学科评估,查找不足和短板,努力提升作物学学科建设能力和建设水平。二是研究生教育方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制度化,持续加强研究生导学团队建设,强化导学团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团队辅导员和秘书的作用,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三是财务管理方面,加强财务管理,加强基础防范,做好安全工作,使财务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做到合法、合规。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养成,推进队伍建设。四是统战工作方面,加大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对统一战线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加大对统战干部及党外人士的培训教育力度,重视对统战干部和党外人士的培养、教育、交流,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五是个人教学科研方面,继续做好并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完成相关科研任务,做强做大作物生态与信息技术团队,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各方面都有所突破。
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农学院(作物所)副院长(副所长) 郭数进
一年来,我在校、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等文件,尽责履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本年度在学习、履职、廉洁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夯实理论根基,加强党性修养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和政治立场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日常学习中,我通过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自学等方式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宁夏、青海等地考察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等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农业的重要论述。2024年度参加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13次,第二支部学习3次,并自觉观看红色纪录片、革命影视作品等;参加学校组织的干部培训等学习活动。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高度和深度决定了自己的立场、修养、能力等更方面的水平,所以必须“学以致用”,自觉将学习成果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落实校、院党委和行政的工作部署,努力将理论学习成果与学院工作实际相结合,在本年度进行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农学专业三级认证等重要工作中积极提高认识、努力开拓创新、注重成果积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师生”方面来,为教师办实事,为学生谋发展,用实际行动检验和锤炼自己的党性修养。
二、强化担当意识,提升工作能力
(一)需要重点报告的本年度取得的较大进步的三项工作
1.本科教学工作成效继续显现。一是信息化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2024年,完成农学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个专业的课程群图谱平台建设;完成农学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个专业的AI教学中心建设;建设完成智慧农业、功能农业2个虚拟教研室;上一年度建设的8门主干课程知识图谱持续发挥作用,受到师生好评。二是课程建设成果显著。申报省级一流课程6门,其中《种子生产学》《作物栽培学》《生物统计学》《作物育种学》4门课程立项为省级一流课程;申报省级101计划课程7项,立项5项,包括核心课程《作物生产与生态》1项、核心教材《杂粮生物育种》《现代作物生产学》《功能农业》3项、核心团队“粮食安全师资团队”1项;智慧农业学院与神农大数据公司共建《智慧农业综合实践》《农业遥感技术》2门课程,谷子产业学院与祁县润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建《现代作物生产实习实践课》1门。三是教学成果持续发力。申报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11项,省级立项6项、校级立项1项;立项《农业生态学》精准农业》等2部数字教材,智慧农业与神农大数据公司共建《精确农业》《农业3S技术》等2部教材,谷子产业学院与河北巡天农业公司共建《特色小杂粮丰产技术》教材1部;《作物育种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活动受到教育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报道。
2. 圆满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工作。协助学院领导安排部署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工作,成立迎评促建领导组,下设5个工作小组;召开动员会4次,工作推进会、集中学习会、交流会等10余次;评估期间评估专家调阅学院课程档案3门、试卷12份、毕业论文12篇、培养方案1个、耕读讲堂活动报告1个、课程思政案例2个、课程思政建设方案1个,听课2门次,与院领导、学生座谈4人次、走访相关实验室2个;学院与植保、资环共建的《作物全生育期高效安全绿色生产》综合实践教学项目接受了入校评估专家现场考察。
3. 农学专业接受专业三级认证(国家级一流专业认证)。2024年9月28日起,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启动了“农学门类专业三级认证试点工作”,农学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参加了认证,学院积极配合,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期间专家组审阅了专业自评报告等材料,专家组调阅制度文件24份,听课看课16节次,调阅试卷6门次67份、毕业论文30份,访谈学生8人次、专业教师8人次,访谈学院和职能部门领导12人次;2024年12月12日,成功组织召开了认证专家反馈会。
(二)需要加强和改进的一项工作
本科生实习实践教学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根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反馈,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与持续改进机制还有待完善,在今后的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和专业认证持续改进中,要充分利用合署改革后的各类基地资源,将其有机有效整合,以更好地支撑本科教学;进一步在实习实训、科研实践、毕业论文等方面突出资源作用,并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利用校企联动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平台,拓展学生实习实训渠道,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验技能。
此外,还分管组织干部、人事人才、本科生招生和继续教育工作。在这些工作方面,引进优秀博士2名;完成高考专业解读咨询现场直播;组织更新制作学院招生宣传片;选派专业教师1人参加学校招生宣传宣讲团;选送教师1人作为学校招生宣传大使;与右玉一中签订《优质生源基地协议》并授牌;完成去年度优质生源基地万荣二中的回访。
三、坚守廉洁自律,做好自律守正
2024年,本人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坚守清廉本分,时刻努力做好自律守正,加强个人作风和纪律建设。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强化了纪律意识和底线思维,能够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准则》和《条例》要求,用党纪党规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同时继续认真学习相关纪律文件,通过参观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参加集体学习等方式,提高自身认识和甄别不良现象的能力。继续主动与基层教学组织教师、联系支部党员和党外人士保持联系,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工作诉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班子成员,服从大局,从学院发展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存在的不足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过去的一年中,分管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数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教改项目转化为教学成果的数量不足;学院在高级别教学比赛中获奖的教师较少;龙城校区科研人员在本科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调动不足;高水平人才的培育力度不足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结合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坚持产出导向,在持续改进中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和整改要求,继续创新工作方法、更新工作思路、以产出导向指导工作实际,改进调查研究方法、提升梳理分析水平,坚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依托广大教职工来形成良法良方;加强交流学习,拓展眼界和领域,将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引入到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中。二是改进基层教学组织运行模式,将基层教学组织活动与支部共建、师生互动结合起来,加强教育学基本理论、原理、方法的集中学习;扩大专业认证工作的参与面,使更多一线教师了解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全面推进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三是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培育,争取树立“教研双馨”的先进典型,结合相关人事制度和人才称号申报工作,谋划、培育、选树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以教育教学评估整改和专业认证持续改进为抓手,树立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成果、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尤其是科研助力教学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带动更多团队打通教学与科研渠道,将学科优势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为继续提升学院各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农学院(作物所)副院长(副所长) 岳培荣
过去的一年,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领导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立足本职岗位,紧扣“做好保障、服务师生”的工作主题,全面推进分管的宣传思想、社会服务、后勤、实验室安全、资产登记、党政办工作等均取得新成绩。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理论武装,注重实践锻炼
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并自觉活学活用,不断提高应用转化的能力;2024年被抽调到省委巡视组工作,在巡视太原市和晋城市期间,作为组务会成员,具体负责统稿工作并以优异的表现被评定为优秀等级。
二、四项主要工作
(一)扎实推进社会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一年来,各科研服务团队依托项目走进田间地头、服务乡村企业,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为学院社会服务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会服务到账经费1077.87万元,成果转化到账经费170万元,新增或持续建设示范基地13个,举行示范观摩和主协办会议23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8101人次,获得社会服务类荣誉10项,被主流媒体宣传报道145次,均超额完成了学校下发的各项目标任务。2024年作为定襄横山村产业提升项目负责人,多次深入一线与相关负责人进行工作对接,为专家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合理把控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各课题组项目实施质效稳步提高,相关工作业绩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并被《山西日报》等媒体报道;进一步完善驻村工作机制,确定相对固定办公场所,完成项目宣传版面上墙,建立了项目档案。
(二)认真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坚持做好日常后勤保障工作,为学院师生教学科研护航,在太谷校区开展基建维修、水电故障排除200余次,组织学院灭火器检修与更换204具,组织了1次专项上下水系统维修,2次办公室和实验室照明灯维修,以及1次主楼楼顶和挂藏楼周边物品的专项整理;在龙城校区办公楼对20台热水器进行检测维修,增加地线并在洗手台上做打胶处理工作,为及时消除安全风险隐患,在办公楼东西楼楼道和实验室安装应急照明灯、配置灭火毯、灭火沙袋,更换20块消防应急指示灯,对部分消防应急指示灯进行升级改造。
(三)有序开展党政办公室管理协调工作
党政办作为学院连接上下、协调左右的中枢部门,一年来通过同志们的努力,为学院党务行政工作正常运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协助院党委完成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组织农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2次,组织党政联席会议22次,安排全年各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组织校外专家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等;协助开展2024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一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协调保障访问团、考察团、专家组、学术交流组织等70次,保障学院各类会议200余次,保障研究生复试、教学评估各1次,规范学院印章在两个校区的管理使用,组织安排全年节假日值班等。
(四)持续推进实验室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组织太谷校区实验室签订39份各级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强化了责任意识;撰写了11份《实验室安全自查自纠报告》,5份《农学院实验室安全简报》以及6份《实验室隐患整改通报》,对太谷校区的75间实验室进行了分级分类管理;实施了危险源排查和风险评估,构建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从实验设备操作规范到危险化学品存储、使用及废弃物处理等各环节的标准与流程;组织全体师生持续开展各类安全教育,不断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对安全隐患的识别应对能力。
三、廉洁作风情况
能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增强纪法观念和道德修养,严格管好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强化规矩意识,不碰纪律红线,始终紧绷从严从紧这根弦,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实上报个人有关事项。在巡视期间,严格遵守巡视工作纪律,与被巡单位保持距离,杜绝一切不正之风;严守巡视保密纪律,守口如瓶,严格保管巡视资料,巡视结束全部设备和资料进行脱密处理,确保巡视工作的绝对安全。本人不存在组织约谈函询、审查调查、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面的问题。
四、主要工作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主要不足:对分管的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科学分析研判潜在的风险隐患的能力还不够强,推动意识形态新形势、新问题的研判不够,每季度上报的意识形态研判报告质量不够高;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有差距,学院网站部分栏目更新不快,对微信公众号稿件发布审核把关不严,多次出现不规范用语被校宣传统战部提醒更正。
今后努力方向:一是对分管工作进行综合研究,做到扬长板补短板,作为分管领导进一步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院党委按规定开展好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提高研判质量,防范化解各类意识形态风险隐患,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完善“三审三校”机制,确保宣传稿件质量稳步提高;二是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特别是要掌握实验室安全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提高管安全的专业能力,持续提升学院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花更多时间走近师生、扎根一线,多倾听师生心声做好服务,让师生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农学院(作物所)副院长(副所长) 王创云
2024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我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衷心拥护“两个确立”,遵纪守法,严格落实学院党委和行政交办的各项任务,坚持在传承中有所创新,在改革中有所发展,在学院科研服务科及其他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分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完成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个人的理论学习、廉洁自律和分管工作等方面情况汇报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党性素养
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参加党委中心组和所在党支部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的目标任务上。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校、院党委的工作安排。2024年,集中学习了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内容,仔细聆听了黄河雨课堂平台线上四有导师培训内容,参加了校党委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2024年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做锐意改革创新的破壁先行者,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
二、务实尽责履职,创新工作能力
1.科研立项成绩斐然
2024年度农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366项;其中延续项目253项、新增项目113项。一是项目承担总量与结构优化。2024年度,我院获批国家区域联合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2项。今年新增的113项中,60项是省部级以上项目,占总新增项目的53%,横向项目占比23%,项目分布结构较为合理。二是基础研究类项目有所突破。2024年度新增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项目1项,该类项目全校仅有2项;新增中国博士后青年基金全校4项,我院3项。
2.科学研究再结硕果
省审品种6个、省认品种9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9个;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发布地方标准7项。共计发表论文143篇,其中G3以上的文章130篇。
3.承办会议提升学术影响力
承办了第二十一届中国作物学会年会、第六届小米产业交流展示对接会等全国性的大型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做学术报告多场次。拓宽了我院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思路,提高了创新能力,营造了活跃的学术氛围。
4.科研基地建设卓有成效
加强东阳基地、南繁基地、农作站基地、申奉基地的建设,为科研人员南繁科研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保障了师生员工科研工作的积极开展。
5.科技产品展示中心运行顺畅
农学院科技产品展示中心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具体做了6项工作。(1)不定期配合太原市和小店农业执法队及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对种子、农药等销售进行了多次检查工作;(2)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切实保护市场经营户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在春耕备耕之际,咱市场协同太原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和小店区农业执法大队在市场举办了2024年“3.15”农资打假及宣传咨询活动,详细向农民朋友介绍购买种子时如何识假、辨假,一定要到正规门店购买农资产品;(3)协助市场所有个体工商经营户,下载注册惠商保,由省财政全额出资,给个体工商经营户提供四项风险保障内容,切实增强个体工商户抵御风险能力,全力护航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4)多次对商户自来水管道、窗户、卷闸门维修并更换了卷闸门卷轴等部件;(5)中心C1排二楼屋顶有漏雨水现象,经查看发现是楼顶防水老化开裂有10平米左右,天晴后及时对开裂处用混凝土和防水卷材进行了修补;(6)中心外墙体和地面因环境变化引起热胀冷缩产生裂缝,不仅影响美观,每次下雨还出现往地基下倒灌现象,为防止发生安全隐患对裂缝用砂浆沥青、做了结构加固修补。
三、恪守廉洁自律本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024年,本人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准则》和《条例》要求,通过集中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提升自身认识和甄别不良现象的能力;用党纪党规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坚持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反对“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通过强化廉洁教育的学习,提高自我廉洁意识,也提高了整个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同志,服务大局,从学院全局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存在的不足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2024年的分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科研项目深度融合不够:尽管在项目数量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不同级别、不同来源的科研项目之间缺乏深度整合。国家级重点项目与省部级、校级项目未能形成紧密的协同网络,导致部分研究内容重复,资源分散,未能最大程度发挥项目集群优势,提升整体科研影响力。
2. 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滞后:虽然科研产出丰富,专利、品种审定成果众多,但在成果转化环节进展缓慢。与企业对接不够顺畅,缺乏专业的成果转化团队和成熟的商业模式,致使许多具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长时间停留在实验阶段,无法及时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3. 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关注到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需求,但现有培养体系仍存在短板。缺乏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在项目申报、论文发表等关键节点给予的针对性帮扶不足,导致部分青年人才成长速度受限,难以快速承担重任,影响科研团队的持续发展活力。
4. 科研合作广度与深度欠缺:在全球化背景下,科研合作虽有起步,如举办国际国内会议,但后续跟进不足。合作项目少,参与国家科研规则制定、重大课题联合攻关的机会不多,未能充分利用资源提升学院科研水平,在农业科研舞台上的话语权较弱。
5.科技产品展示中心仍存在商铺闲置。农学院科技产品展示中心18家入驻;目前该展示中心水电、物业、制冷供热正常,运行平稳有序。但仍存在商铺闲置情况,影响了中心的正常运转和科研成果转化,还需要继续扩大招租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1. 强化项目协同管理:建立科研项目统筹协调机制,由专人负责梳理各级项目研究内容,促进交叉融合。定期组织项目负责人交流研讨,挖掘协同创新点,打造一体化的科研项目体系,以重点项目为核心,带动全院科研向纵深发展,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与影响力。
2. 加速成果转化进程:组建专业的成果转化团队,成员包括技术专家、市场分析师和商务谈判人员。主动对接农业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举办科研成果推介会,为成果找 “婆家”。同时,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确保更多优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3. 完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全方位的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体系,为每位青年人才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设立青年科研基金专项,倾斜项目申报资源,组织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进行一对一指导,在论文写作、实验设计、项目答辩等方面提供精准帮扶,助力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为科研骨干。
4. 拓展科研合作版图:以学术会议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后续联系,积极寻求科研合作项目。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组织,派遣青年科研人才出国进修,学习先进技术与理念。争取联合主持科研课题,深度融入科研生态圈,逐步提升学院在国家农业科研领域的知名度与话语权。
5. 健全共享平台,完善管理效率:加快完善仪器设备共享制度建设,实验室考虑引入信息化工具,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数据准确性;保障实验室水、电、暖、安全等后勤服务,实验室应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提高实验台、通风橱、水电气暖设施的质量和易用性,以满足科研工作的需求;建议加强实验室的通风和除尘系统,确保空气质量和清洁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确保科研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以应对突发事件;建议建立资源管理系统,对实验器材、试剂、场地等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和优化配置,鼓励科研人员节约资源、循环使用,以降低实验室的运行成本。
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作为地方农科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深感重任在肩,百尺竿头宜奋起,扬鞭催马任驱驰。在新征程中,我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