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学院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一、答辩时间
2025年5月24日上午9:00开始
二、答辩地点
山西农业大学崇慧楼二楼中心西会议室
三、答辩委员会
第一组:9:00-10:40
1.主任委员
冯佳 山西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委员
郭 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王利祥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岳爱琴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 波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3.秘书
李璐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四、参加答辩学生
姓名 |
专业/领域 |
学位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许忆葳 |
作物学 |
戈壁异常球菌csp2基因(Dgcsp2)提高玉米抗旱性研究 |
孔照胜 |
辛燕妮 |
作物学 |
大豆GmBASS家族鉴定及GmBASS3耐盐功能初步研究 |
杜维俊 |
吴日娜 |
作物学 |
GmATL31介导DCPTA调控大豆结瘤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
孔照胜 |
王兴梅 |
作物学 |
大豆耐逆根瘤菌的筛选以及响应盐胁迫转录组分析 |
杜维俊 |
刘伟晴 |
农艺与种业 |
大麦着丝粒组蛋白CENH3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孔照胜 |
第二组:10:40-12:30
1.主任委员
冯佳 山西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委员
郭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杜维俊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威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孟祥祥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3.秘书
李璐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四、参加答辩学生
姓名 |
专业/领域 |
学位论文题目 |
指导 教师 |
李慧云 |
作物学 |
AhNR1调控花生结瘤的功能研究 |
王利祥 |
娄银 |
作物学 |
大豆GmHMGS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功能探究 |
岳爱琴 |
尤茜 |
作物学 |
水稻种子微生物组对不同真菌病害的响应及拮抗细菌筛选 |
王利祥 |
周静宜 |
作物学 |
基于谷子丛生芽基节的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及应用 |
吴慎杰 |
张红彩 |
作物学 |
GmbZIP26通过介导亚精胺的合成调节大豆结瘤的功能及分子机制解析 |
王利祥 |
第三组:14:00-15:40
1.主任委员
郭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2.委员
冯佳 山西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利祥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马俊奎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王友梅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3.秘书
李璐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四、参加答辩学生
姓名 |
专业/领域 |
学位论文题目 |
指导 教师 |
杨悦 |
农艺与种业 |
大豆转录因子GmERF131和GmMYB069的耐盐功能分析 |
王敏 |
常甜达 |
农艺与种业 |
小扁豆耐旱根瘤菌的鉴定及其调节耐旱性的转录组学分析 |
陈喜明 |
吕高培 |
农艺与种业 |
长农47胚性愈伤悬浮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吴慎杰 |
邢展宁 |
农艺与种业 |
高叶酸绿豆种质筛选及其转录组学分析 |
邢宝龙 |
谭永浚琳 |
农艺与种业 |
大丽轮枝菌等病原真菌中染色质分析及操控技术的研究 |
吴慎杰 |
第四组:15:40-17:20
1.主任委员
郭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2.委员
冯佳 山西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慎杰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陈喜明 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王敏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3.秘书
李璐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四、参加答辩学生
姓名 |
专业/领域 |
学位论文题目 |
指导 教师 |
陶能福 |
农艺与种业 |
地膜覆盖下晋中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的密度响应规律研究 |
马俊奎 |
朱瑶瑶 |
农艺与种业 |
高粱秸秆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纳米颗粒特性研究 |
孔照胜 |
李鑫慧 |
农艺与种业 |
大豆萌发期和幼苗期耐冷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挖掘 |
杨宏斌/王鹏 |
任梦 |
农艺与种业 |
广西甘蔗根际促生菌多样性及功能研究 |
王利祥 |
贾盖亚 |
农艺与种业 |
小偃麦异附加系和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抗病性分析 |
孔照胜 |
第五组:17:20-19:00
1.主任委员
郭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2.委员
冯佳 山西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慎杰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孟祥祥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王鹏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3.秘书
李璐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四、参加答辩学生
姓名 |
专业/领域 |
学位论文题目 |
指导 教师 |
赵婧 |
农艺与种业 |
大豆谷胱甘肽S-转移酶GmGSTU基因簇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中的功能研究 |
杜维俊 |
杨涛 |
农艺与种业 |
低氮对黑豆种皮花青素积累影响的组学分析 |
王利祥 |
王茜 |
农艺与种业 |
大豆GmSg-5基因突变体皂苷的活性研究 |
岳爱琴 |
李昌宁 |
农艺与种业 |
大豆GmSAMDC基因的鉴定与耐盐功能研究 |
王敏 |
方雪蕊 |
农艺与种业 |
基于转录组学和空间代谢组学分析甜玉米甜度关键代谢调控网络 |
王利祥 |
议 程
1. 宣布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秘书名单
2. 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会议,宣布答辩开始
3. 宣读研究生答辩名单及顺序安排
1XXX、2XXX、3XXX、4XXX、5XXX
4. 研究生陈述论文主要内容、创新点、校内外评审专家意见的修改情况(硕士30分钟、博士50分钟)
5. 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答辩研究生回答问题
6. 答辩研究生及旁听人员暂时退场
7. 答辩委员会进行审议,对研究生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实践和研究能力、成果水平、答辩情况和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和把关,并作出是否通过答辩和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决议
8. 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如果答辩未通过,答辩委员会须明确论文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修改建议,决议须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本次学位申请终止
9. 答辩研究生及旁听人员返回会场,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论文评议及表决结果
10. 合影留念
2025年农学院豆类作物遗传改良导学团队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
202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