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库 
 专题讲座库 
 素材资源库 
 专业知识检索系统 
 演示虚拟仿真实训 
 试题库系统 
 作业系统 
 考试系统 
关键词
 
当前位置: 精品课程>>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扩展资源>>案例库>>正文
甜菜夜蛾
2013-12-06 23:50  

  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白菜褐夜蛾,玉米叶夜蛾。

  甜菜夜蛾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从北纬4057度至南纬3540度之间均有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澳洲及非洲均有严重发生和危害的记录。自1876年在美国有记录以来,一直是当地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上的重要害虫。每年的经济损失超过5亿美元。我国1892年在北京便有了甜菜夜蛾发生的记录。1960年曾在河南省大发生。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其主要发生危害区是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和陕西关中地区。东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虽有发生,但危害较轻。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甜菜夜蛾危害的地区逐渐扩大,危害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甜菜夜蛾不仅连续多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爆发危害,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也遭受甜菜夜蛾的严重危害。

  甜菜夜蛾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已知的寄主植物有171种,在我国寄主植物有35科,108138种,其中包括29种蔬菜、19种大田作物、21种药用植物、9种牧草。蔬菜上主要有豆科、旋花科、十字花科、藜科、百合科等,农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薯、棉花、绿豆、大豆、花生等,野生寄主有藜科、蓼科、苋科、菊科、豆科等杂草。此外,幼虫尚可钻蛀辣椒、西红柿的果实及棉花的蕾铃,造成果实腐烂和脱落。甜菜除叶片被害外,有时外露的块根也可被咬成许多孔洞。

  甜菜夜蛾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初孵幼虫在叶背面集聚结网,啃食叶背面叶肉,只留上表皮,不久干枯成孔。随着虫龄增大,幼虫开始分散危害。4龄后食量大增,单子叶植物被咬成条状薄膜或破孔,双子叶植物咬成不规则破孔,上均留有细丝缠绕的粪便。老熟幼虫可食尽叶片仅留叶脉。56龄幼虫一夜可吃甜菜叶1624.8 cm2,占幼虫总食量的88%92%。酷暑季节还可食栖于作物顶部,造成嫩头枯萎,还可潜入表土危害作物根部。

6-7 甜菜夜蛾成虫
(蒋金炜摄)

6-8 甜菜夜蛾幼虫
(蒋金炜摄)

 

  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1014 ㎜,翅展2540 ㎜,体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缘线由1列黑色三角形小斑组成,外横线与内横线均为黑白2色双线,肾状纹与环状纹均黄褐色,有黑色轮廓线。后翅白色,略带白色,略带粉红闪光,翅缘略呈灰褐色。

  卵:馒头形,卵粒重叠,成多层的卵块,有白绒毛覆盖。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约30 ㎜,体色变化大,绿、暗绿、黄褐、黑褐色;幼龄时,体色偏绿。头褐色,有灰色白斑。前胸背板绿色或煤烟色。气门后上方有圆形白斑。

  蛹:长约10 ㎜,37节背面,57节腹面,有粗点刻。臀刺2根呈叉状,基部有短刚毛2根。

  生活史及习性

  甜菜夜蛾原产于亚洲南部,是一种热带或亚热带昆虫,对高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且无滞育特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能常年危害,在不同的地区,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在我国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无越冬现象。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的南部可终年繁殖危害。

  甜菜夜蛾在温带地区越冬及抗寒能力的报道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1)甜菜夜蛾的越冬虫态不明确。有的认为以卵越冬,有的可能认为以幼虫越冬,也有的认为以各种虫态越冬。(2)甜菜夜蛾的越冬北界不清楚。有报道在湖南、湖北不能越冬,但也有许多文献报道在长江流域和华北均有甜菜夜蛾越冬的现象,最北的越冬界可达北纬40度(北京)左右。另外,在韩国、日本的南部、土库曼等地均有甜菜夜蛾以蛹越冬的报道。(3)甜菜夜蛾的耐寒能力存在较大的争议。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报道,蛹是越冬能力最强的一种虫态,但在冬季温度低于0 ℃的时间多于38天的地区全部死亡。甜菜夜蛾在我国的越冬北界大约位于北纬38度左右,即一月份-4 ℃等温线地区。大约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河南、陕西、山西一带。但越冬死亡率高,越冬虫源不足以导致当地甜菜夜蛾的大发生。东北、西北、北京、河北北部的甜菜夜蛾是由我国南方地区北迁而来。

  河南省一般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在河南新乡1代幼虫多发生在杂草上,也为害小麦、苜蓿、春玉米等,2代为害夏玉米、大豆、高粱等,34代幼虫数量最多,为害最严重,发生时间在78月份,5代在9月上中旬以后,开始为害各种秋菜。山东主要发生在710月份,以34代幼虫为害最重,3代幼虫在78月间主要为害玉米、大豆、辣椒、大葱等,4代幼虫在89月间主要为害玉米、棉花、地瓜、大豆、白菜、辣椒等。各地的发生世代数见表6-7

  成虫白天躲在杂草及植物茎叶的浓荫处,受惊时作短距离飞行后,又很快落于地面。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在气温2023 ℃、相对湿度5075%,风力在4级以下,无月光时最适宜成虫活动。趋化性弱。甜菜夜蛾有较强的飞行能力,研究表明,甜菜夜蛾不仅是一种远距离迁飞害虫,而且也是至今被确认的飞行距离最远的昆虫之一。如Mikkola等(1965)报道数百万的甜菜夜蛾成虫从莫斯科400 km以南的Kurst市南迁到芬兰、丹麦和瑞典等国,行程约3500 kmFrench1968)报道甜菜夜蛾从非洲北部的摩洛哥连续飞行4昼夜到达英国的Brockernst,行程3200 kmMitchell1979)也以不少证据表明美国的甜菜夜蛾是由FloridaTexas南部地区逐代北迁繁殖到达北部地区的。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研究,甜菜夜蛾初羽化(1日龄,未取食)的成虫在24 ℃下连续吊飞120 h的测试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雌蛾平均可累计飞行136.2 km,飞行时间达39.2 h,其中最长的飞行距离达179 km,飞行50.3 h。雄蛾平均累计飞行距离和时间为68.7 km28.4 h。甜菜夜蛾的平均飞行距离以2日龄和3日龄较大,尤其是2日龄蛾,平均飞行距离为40.36 km,单头最大飞行距离为63.96 km。从飞行时间来看17日龄蛾最长飞行时间差别不大,均能飞行12 h左右。最大飞行速度1.50 m/s

  甜菜夜蛾成虫羽化后第一天即具备交尾能力,交尾活动发生在黑夜,以午夜后为多。雌蛾一生交尾平均2次左右,最多的可达56次。甜菜夜蛾产卵前期平均2 d,产卵期29 d。甜菜夜蛾产卵活动一般是在夜间进行,产于寄主植物背面,卵排列成块,覆以灰白色鳞毛。每块卵卵粒数不等,少则十余粒,多则上百粒。卵粒一般单层排列,但也有重叠排列的。雌蛾前14 d产卵量最高,之后急剧下降。在产卵期间部分雌蛾有间歇产卵的习性,停产时间可达13 d。平均每雌产卵量在400600粒,最高的可达1000粒。成虫寿命约710 d

  卵期26 d,幼虫共5龄,少数幼虫6龄。13龄幼虫食量小,为害不大,多群集叶片背面,吐丝结网,在内取食,3龄后分散活动。当气温高,虫量大,又缺乏食物时,幼虫可成群迁移。4龄以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叶背、地面或潜入土中,早晚、夜间及阴天取食为害。下午6时开始向植物上部迁移,早晨4时后开始向下部迁移。遇阴天或在茂密作物上,幼虫下移时间较晚,雨天不大活动。幼虫有假死性,受惊扰即落地。在室内饲养时,如幼虫密度过大而又缺乏食料时,幼虫可互相残杀。幼虫期1139 d。老熟幼虫多在疏松表土内做土室化蛹,也有在土表或杂草地化蛹,如表土坚硬时,可在表土化蛹,一般化蛹深度为0.22 cm。蛹期711 d

6-7 甜菜夜蛾在各地的发生世代数

地区

台湾

广东

厦门

河南

北京

山东

关中

世代数

1011

1011

910

56

5

5

45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条件。甜菜夜蛾是喜温而又耐高温害虫,高温干旱宜于甜菜夜蛾大发生。卵、幼虫和蛹对高温的临界发育温度分别为37.23 ℃、43.76 ℃和43.01 ℃。这也说明甜菜夜蛾较耐高温。在2628 ℃的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状况较理想,其中卵孵化率在82.7%84.3%;幼虫成活率在87.3%90.3%;蛹羽化率在92.3%93.7%。在2428 ℃时产卵量最高,每雌平均可产卵502608粒。19977月份河南省平均气温28.4 ℃,较常年偏高2.3 ℃,降水70.3 mm,较常年偏少139.1 mm8月份平均气温26.9 ℃,较常年偏高1.4 ℃,降水192 mm,较常年偏多38.2 mm 8月份大部分时间气候有利于其发生。由于1997年持续干旱,湿度低,气候干燥,特别适合甜菜夜蛾的发生。甜菜夜蛾其抗寒力因虫期不同而有差异。以蛹期及卵期的抗寒力最强,成虫和幼虫的抗寒力较弱。蛹的过冷却点是-17.6 ℃,是所有虫态中生存能力最强的虫态。另外,所有虫态在其过冷却点以上时即发生死亡,也就是说,甜菜夜蛾体内结冰时即不能生存,因此,甜菜夜蛾属于不耐冻类昆虫。

  (二)种植结构。甜菜夜蛾为杂食性害虫,可为害多种寄主植物。从甜菜夜蛾幼虫在不同寄主上的取食、发育试验结果看出,甜菜夜蛾幼虫最喜食苋菜,其次为油菜和白菜,不喜欢取食大豆叶,从初孵幼虫发育到老熟幼虫,所需时间依次为9 d10 d11 d19 d,田间观察也可看出,低龄甜菜夜蛾幼虫主要集中在豆田内的苋菜上或相邻蔬菜田为害,大龄幼虫才转移至大豆上为害。近年来作物布局以插花式栽培为主,由于各种作物播期长,茬口多,为甜菜夜蛾提供了充足的食源,使其适生时间延长。初孵幼虫主要集中在豆田内的苋菜上或相邻蔬菜地内取食,3龄以后才转移至豆叶上为害。由于作物播种多样化,甜菜夜蛾可在多种寄主上转移为害,有利于各代的繁衍生存。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保护地蔬菜面积逐年扩大,这些场所冬季地温偏高,为甜菜夜蛾提供了安全越冬存活的场所。

  (三)天敌。甜菜夜蛾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资源很丰富,特别是幼虫寄生性天敌种类很多。在各地不同作物上天敌组成不同,各具不同的优势种,对当地甜菜夜蛾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如螟蛉悬茧姬蜂、棉铃虫齿唇姬蜂、螟蛉绒茧蜂、侧沟茧蜂等,主要寄生于甜菜夜蛾24龄幼虫;球孢白僵菌,寄生于甜菜夜蛾幼虫和蛹;苏云金杆菌,寄生于甜菜夜蛾幼虫和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寄生于甜菜夜蛾幼虫和蛹。这些天敌对甜菜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晚秋或初冬翻耕土壤,消灭越冬的蛹。春季34月份清除田间杂草,消灭杂草上的初龄幼虫。

  ()诱杀成虫。利用甜菜夜蛾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也可利用成虫的趋化性用糖醋酒液、胡萝卜、甘薯、豆饼等发酵液加少量的杀虫剂或性诱剂诱杀成虫。

  (三)药剂防治。在甜菜夜蛾幼虫初孵化盛期,用 20%米满F胶悬剂、灭幼脲Ⅰ、Ⅱ、Ⅲ、90%万灵、5%抑太保、5%卡死克、75%拉维因、Bt可湿性粉剂、20%杀灭菊酯乳油等防治甜菜夜蛾效果较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