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库 
 专题讲座库 
 素材资源库 
 专业知识检索系统 
 演示虚拟仿真实训 
 试题库系统 
 作业系统 
 考试系统 
关键词
 
当前位置: 精品课程>>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扩展资源>>案例库>>正文
金针虫类
2013-12-06 23:33  

  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甲科幼虫的统称,是我国的重要地下害虫。在我国为害农作物的金针虫有数十种,其中最重要的有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和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 2种。除此以外,褐纹金针虫(Melanotus caudex Lewis)和宽背金针虫(Selatosomus latus Fabricius)等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发生也较普遍。

  沟金针虫国内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苏、湖北、安徽、陕西、甘肃等13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其中又以旱作区域中有机质较为缺乏而土质较为疏松的粉砂壤土和粉砂粘壤土地带发生较重,是我国中部和北部旱作地区的重要地下害虫。

  细胸金针虫国内分布于北纬33°~50°,东经98°~134°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淮河以北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水浇地、较湿的低洼过水地、黄河沿岸的淤地、有机质较多的粘土地带发生较重。

  褐纹金针虫主要分布于冀、豫、晋、陕、鄂、桂、甘等省、自治区,在华北地区常与细胸金针虫混合发生,以水浇地、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发生较多。

  宽背金针虫西达新疆,北至内蒙古、黑龙江以及甘肃、宁夏等省区都有分布为害,主要分布于东北和西北海拔1 000 m以上的地区,以沿河流开放草原流域、退化淋溶黑钙土、栗钙土地带发生较重。

  金针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食性杂,为害各种作物、蔬菜和林木,咬食播下的种子,伤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地下茎,使之不能生长甚至枯萎死亡;还能蛀入块茎或块根,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而引起腐烂。金针虫为害幼苗的显著为害状是受害苗的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位不整齐,呈丝状。其成虫在地上活动时间不长,取食作物的嫩叶,但为害不重。金针虫为害状见图2-37、图2-38、图2-39

2-36 金针虫为害玉米根部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2-37 金针虫为害玉米根部造成被害部位呈丝状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2-38 金针虫为害高粱幼苗地上被害状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形态识别

  1. 沟金针虫

  成虫: 雌虫体长1617 mm ,宽45 mm;雄虫长1418 mm,宽3.5 mm。身体栗褐色,密被细毛。雌虫触角11节,略呈锯齿状,长约前胸的2倍;前胸发达,中央有微细纵沟;鞘翅长为前胸的4倍,其上纵沟不明显,后翅退化。雄虫体细长,触角12节,丝状,长达鞘翅末端;鞘翅长约前胸的5倍,其上纵沟明显,有后翅。

 

2-39 沟金针虫
1.
雄成虫 2.雌成虫 3.卵 4.幼虫 5. 幼虫腹部末节 6.
5仿西北农业大学,余仿刘绍友等)

2-40 沟金针虫幼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卵:乳白色,长约0.7 mm,宽约0.6 mm,椭圆形。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030 mm,宽约4 mm,金黄色,宽而扁平。体节宽大于长,从头部至第9腹节渐宽,胸背至第10腹节背面中央有1条细纵沟。尾节两侧缘隆起,具3对锯齿状突起,尾端分叉,并稍向上弯曲,各叉内侧均有1小齿。

  蛹: 纺锤形,长1520 mm,宽约3.54.5 mm;前胸背板隆起呈半圆形,尾端自中间裂开,有刺状突起。化蛹初期体淡绿色,后渐变深色。

  2. 细胸金针虫

  成虫: 体长89 mm ,宽约2.5 mm。体细长,暗褐色,略具光泽。触角红褐色,第2节球形。前胸背板略呈圆形,长大于宽,后缘角伸向后方。鞘翅长约为胸部的2倍,上有9条纵列的点刻。足红褐色。

2-41 细胸金针虫
1.
成虫 2.幼虫 3. 幼虫腹部末节(仿西北农大)

2-42 细胸金针虫幼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卵:乳白色,圆形,直径约0.51.0 mm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23 mm,宽约1.3 mm,体细长圆筒形,淡黄色有光泽。尾节圆锥形,背面近前缘两侧各有褐色圆斑1个,并有4条褐色纵纹。

  蛹: 纺锤形,长89 mm。化蛹初期体乳白色,后变黄色;羽化前复眼黑色,口器淡褐色,翅芽灰黑色。

  3. 褐纹金针虫

  成虫: 体长810 mm,宽约2.7 mm。黑褐色,生有灰色短毛。头部凸形,黑色,布粗点刻,触角、足暗褐色,前胸黑色,但点刻较头部小。唇基分裂。触角第23节略成球形,第4节较第23节稍长,第410节锯齿状。前胸背板长明显大于宽,后角尖,向后突出。鞘翅狭长,自中部开始向端部逐渐缢尖,每侧具9行列点刻。

2-43 褐纹金针虫
1.
成虫 2.幼虫腹末节 3. 幼虫 (仿西北农大)

2-44 褐纹金针虫幼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卵:长约0.6 mm,宽约0.4 mm,椭圆形。初产时乳白略黄。孵化前呈长椭圆形,长宽约3×2 mm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530 mm,宽约1.7 mm,细长圆筒形,茶褐色,有光泽。头扁平,梯形,上具纵沟,布小刻点;身体背面中央具细纵沟。自中胸至腹部第8节各节前缘两侧生有深褐色新月形斑纹。尾节扁平而长,尖端具3个小突起,中间的尖锐;尾节前缘亦有2个新月形斑,斑后有4条纵线;后半部有皱纹,并密生粗大而深刻点。

  蛹: 体长912 mm,初蛹乳白色,后变黄色,羽化前棕黄色。前胸背板前缘两侧各斜竖1根尖刺。尾节末端具1根粗大臀棘,着生有斜伸的两对小刺。

  4. 宽背金针虫

  成虫: 雌虫体长10.513.1 mm,雄虫体长9.212.0 mm,粗短宽厚。体黑色,前胸和鞘翅带有青铜色或蓝色色调。头具粗大刻点。触角暗褐色而短,端不达前胸背板基部,第1节粗大,棒状,第2节短小,略呈球形,第3节比第2节长2倍,从第4节起各节略呈锯齿状。前胸背板横宽,侧缘具有翻卷的边沿,向前呈圆形变狭,后角尖锐刺状,伸向斜后方。小盾片横宽,半圆形。鞘翅宽,适度凸出,端部具宽卷边,纵沟窄,有小刻点,沟间突出。足棕褐色,腿节粗壮,后跗节明显短于胫节。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022 mm,体棕褐色。腹部背片不显著凸出,有光泽,隐约可见背纵线。腹部第9节端部变窄,背片具圆形略凸出的扁平面,上覆有2条向后渐近的纵沟和一些不规则的纵皱,其两侧有明显的龙骨状缘,每侧有3个齿状结节。尾节末端分岔,缺口呈横卵形,开口约为宽径之半。左右两岔突大,每一岔突的内枝向内上方弯曲;外枝如钩状,向上,在分枝的下方有2个大结节:一个在外枝和内枝的基部,一个在内枝的中部。

  蛹: 体长约l0 mm。初蛹乳白色,后变白带浅棕色,羽化前复眼变黑色,上颚棕褐色。前胸背板前缘两侧各具1尖刺突,腹部末端钝圆状,雄蛹臀节腹面具瘤状外生殖器。

2-45 宽背金针虫
1.
成虫 2.幼虫 3.幼虫尾节(13仿张履鸿、谭贵忠,2仿魏鸿钧等)

2-46 宽背金针虫成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2-47 宽背金针虫幼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生活史及习性

  金针虫的生活史很长,常需25年才能完成1代,以各龄幼虫或成虫在1585 cm的土层中越冬。在整个生活史中,以幼虫期最长。

  沟金针虫一般3年完成1代,少数2年、45年完成1代。越冬成虫春季10 cm土温达10 ℃左右时开始出土活动,10 cm土温稳定在1015 ℃时达到活动高峰。在华北地区,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为活动盛期。在陕西关中,产卵期从3月下旬至6月上旬,卵期平均约42天,5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孵化幼虫为害至6月底下潜越夏,待9月中、下旬秋播开始时,又上升到表土层活动,为害至11月上、中旬,开始在土壤深层越冬。第23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害最重。随后越夏,秋季为害,越冬。幼虫期长达1150d左右,直至第389月在土中化蛹,蛹期1220 d9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当年不出土而越冬,第4年春才出土交配、产卵。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麦田或田边杂草中和土块下。雄虫不取食,善飞,有趋光性;雌虫偶尔咬食少量麦叶,无后翅,不能飞翔,行动迟缓,只在地面或麦苗上爬行,使其扩散蔓延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卵散产于37 cm深土中,单雌平均产卵200余粒。

  细胸金针虫陕西关中大多2年完成1代,甘肃武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大多3年完成1代。世代重叠,多态现象明显。在陕西3月上、中旬,当10 cm土温平均7.611.6 ℃、气温5.3 ℃时,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4月中、下旬10 cm土温平均达15.6 ℃、气温为13 ℃左右时,是活动盛期;6月中旬为末期。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孵化后的幼虫在土中取食腐殖质和作物根系,并开始越夏。9月下旬又升至表土层为害至12月。当平均气温降至1.3 ℃,10 cm土温降至3.5 ℃时,向下越冬。越冬幼虫活动较早,当次年2月中旬10 cm土温达到4.8 ℃时,幼虫就开始上升到表土层为害。35月是幼虫为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并化蛹,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8月是成虫羽化盛期。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至第3年春季出土活动。

  在陕西咸阳,卵期1936 d,平均为26 d,幼虫期405487 d,平均454.4 d,蛹期1019 d,平均13.4 d,成虫期199.5316.5 d,平均261.5 d,全世代平均754.9 d

  成虫昼伏夜出,有强叩头反跳能力和假死性,略具趋光性,并对新鲜而略萎蔫的杂草及作物枯枝落叶等腐烂发酵气味有极强的趋性,常群集于草堆下,故可利用此习性进行堆草诱杀。成虫夜晚取食,喜食小麦叶片,次为苜蓿、小蓟等,取食叶肉幼嫩组织,尤喜吮食折断麦茎或其它禾本科杂草茎秆中的汁液,但食量甚小。卵主要散产于03 cm表土层,每雌产卵量570粒,大多为3040粒。

  褐纹金针虫在陕西关中地区3年完成1代,以成、幼虫在2040 cm土层中越冬。越冬成虫在翌年5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活动最盛。5月底至6月下旬为成虫产卵期,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幼虫越冬2次,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是为害盛期,至第378月幼虫老熟化蛹、羽化。成虫羽化后当年不出土,经越冬后次年春季才出土。卵期约16 d,蛹期1428 d,平均17 d,成虫寿命258303 d,平均288.1 d

  成虫昼出夜伏,以1416时活动最盛,夜晚潜伏于土中或土块、枯草下等处,间亦有伏在叶背、叶腋或小穗处过夜。成虫具假死性,有叩头弹跳能力,多在麦株上部叶片或麦穗上停留。雌虫产卵于麦株等根际10 cm深的土层中,多散产。幼虫在春、秋两季为害,在有机质丰富的水浇地发生较多。

  宽背金针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约45年完成1代。越冬成虫于5月份开始出现,一直可延续到67月份,成虫出现后不久即交配产卵。越冬幼虫于4月末至6月初即开始上升活动,5月下旬至6月初田间可见幼虫,春小麦收割后翻地时常见很多幼虫化蛹。成虫白天活跃,常能飞翔,有趋糖蜜习性。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土壤温度。土壤温度能影响金针虫在土中的垂直移动和为害时期。沟金针虫在北京地区,3月下旬10 cm土温为6.812 ℃,幼虫到达小麦根下,正值冬麦返青,开始为害,4月上、中旬土温为11.719.8 ℃,正是春播末期,是沟金针虫为害返青小麦和春播作物的一次为害高峰。5月上旬土温升至19.123.3 ℃,幼虫开始向1317 cm深处下移,但一旦温度稍低而表土湿润,仍能上移。 6月间土温达2232.l ℃,幼虫即深入土中越夏,待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6.510 cm深处的土温约为7.8 ℃左右,幼虫又回升到13 cm以上土层活动为害,此时正值冬麦播种,为1年中第二次为害高峰。

  细胸金针虫适宜于较低温度,早春活动较早,秋后也能抵抗一定的低温,所以为害期较长。在陕西,越冬成虫当10 cm土温平均7.611.6 ℃,气温5.3 ℃时开始出土活动,4月中、下旬10 cm土温平均达15.6 ℃,气温为13 ℃左右时,是越冬成虫活动盛期。2月中旬当10 cm土温平均达4.8 ℃时,便有16.2%的越冬幼虫上升到表土层为害;秋季为害时间也较长,直到12月中旬,旬平均气温降至1.3 ℃,10 cm土温下降到3.5 ℃时幼虫方下移越冬。在黑龙江省佳木斯5月下旬10 cm处土温为7.812.9 ℃时,是幼虫为害盛期,当土温超过17 ℃是,幼虫向深层转移。

  褐纹金针虫在陕西越冬成虫当旬平均10 cm土温为17 ℃、气温16.7 ℃时开始出土,10 cm土温上升到20 ℃、气温达18 ℃时,成虫大量出土活动。4月上、中旬,旬平均10 cm土温为9.112.1 ℃时,越冬幼虫大部在表土层活动、为害。秋季9月上、中旬,平均10 cm土温为1618 ℃时,幼虫又上移到表土层为害;10月下旬,平均10 cm土温降到8 ℃左右,幼虫开始下移越冬。

  土壤湿度。沟金针虫适于旱地,但对水分也有一定的要求,其适宜的土壤湿度约为1518%。在干旱平原,如春季雨水较多,土壤墒情较好,为害加重。如34月表土过湿,幼虫向深处移动。

  细胸金针虫不耐干燥,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约为2025%。在滨湖和低洼地区洪水过后,受害特重。短期浸水对该虫为害有利。

  宽背金针虫如遇过于干旱的土壤,也不能长期忍耐,但能在较干旱的土壤中存活较久,此种特性使该种能分布于开放广阔的草原地带。在干旱时往往以增加对植物的取食量来补充水分的不足,为害常更突出。

  耕作栽培制度。精耕细作地区一般发生较轻,耕作对金针虫有机械损伤,且能将土中的虫体翻至土表,使其遭受不良气候影响和天敌侵袭而增加其死亡率。田间间作、套作,由于犁耕次数较少,金针虫为害往往较重。土地长期不翻耕,对金针虫发生造成有利条件,如多年生苜蓿地改种禾谷类作物后,金针虫发生密度往往较大。在未经开垦的荒地,由于杂草多,饲料充足,又无犁耕影响,适于金针虫的繁殖,因此接近荒地或新开垦的土地,虫口量较大,开垦年限越长,虫口有渐少的趋势。

  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

  每年春播期或秋季收获后至结冻前,选择有代表性地块,按不同土质、地势、茬口、水浇地、旱地分别进行挖土取样调查,采用平行线或棋盘式10点随机取样法,每点50 cm×50 cm、深3060 cm。当虫口密度大于3/m2时,应确定为防治田块。

  防治技术

  防治指标:当田间调查金针虫数量达45000/hm2时应采取药剂防治措施。

  (1)秋末耕翻土壤,实行精耕细作。

  (2)合理轮作倒茬。实行禾谷类和块根、块茎类大田作物与棉花、芝麻、油菜、麻类等直根系作物的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旱水轮作,是减轻金针虫为害的有效措施。

  (3)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常用药剂和处理方法参见蛴螬类防治方法中的种子处理方法。

  (4)土壤处理。在播种前或移栽前,用3%米乐尔颗粒剂、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3%克百威颗粒剂45 kg/hm2,与450kg细土、细粪混匀成毒土或毒粪,撒在播种沟(穴)或定植穴内,或用毒土盖种。

  (5)药液灌根。用20%好年冬乳油1500倍液灌根对金针虫有特效。其它药剂参见蛴螬类防治方法中的药液灌根。

  (6)堆草诱杀细胸金针虫在田间堆放810 cm厚的新鲜略萎蔫的小草堆,每公顷750堆,在草堆下撒布5%敌百虫粉、2%甲基异柳磷粉或5%乐果粉少许,诱杀细胸金针虫。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