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库 
 专题讲座库 
 素材资源库 
 专业知识检索系统 
 演示虚拟仿真实训 
 试题库系统 
 作业系统 
 考试系统 
关键词
 
当前位置: 精品课程>>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扩展资源>>考试系统>>正文
2013年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试卷答案
2013-12-08 11:39  

山西农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A)

考试科目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考试时  2013.06   试方式  闭卷  成绩      f

 

核总分

 

 

 

 

 

 

 

 

评卷人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15分)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个体的总和,是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发育起点温度:昆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低有效温度。高于此温度昆虫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     

优势种:在整个群落的不同营养阶层中,在数量或功能上占优势、对整个群落的外貌、性质及功能起着决定性影响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年龄组配:是指一个自然种群中各发育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和同一发育阶段不同发育进度(如各龄幼虫、各级卵、蛹或成虫)的数量比例或所占的百分率

预测预报:根据害虫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作物的物候、气象预报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作出其未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等估计,预测害虫未来的发生动态,并提前向有关领导、植物保护部门、治虫工作人员提供虫情苗情报告。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昆虫的天敌简称天敌昆虫。                             ×

2、利用有效积温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量。                   ×

3、能引起昆虫进入滞育的最低光照时数称为临界光照期。     ×

4、蚜虫,螨类一般在干旱年份发生重。                      

5、食物是影响昆虫的非密度制约因子。                       ×

6、一般在食料,气候等适宜条件下,无翅蚜多于有翅蚜。      

7、对生态对策位于r-k连续统中间的害虫,利用生物防治一般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8、自然环境中昆虫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型是逻辑斯蒂模型。      

9、生态系统中所指的生产者是人类。                         ×

10、昆虫生长发育最快的温度不一定是最适温度。             

 


三、        填空题(每虫0.5分,共15分)

1、根据温度对温带地区昆虫的影响,把温度划分为(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温区)(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五个温区。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两大部分即(生物)(非生物),四个基本成分即(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昆虫的种群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营养结构)( 时间结构) 

4、昆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 )观察法  )( 统计法  )

5、生态学的四个组织水平为( 个体  )(种群 )群落 )(   生态系统  )

6、昆虫生态中常用的两大类生命表是(特定时间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7、昆虫的体温调节主要靠(控制呼吸强度)(改变行为) 

8、害虫预测预报根据内容分 (发生期预测) (发生量预测)( 迁飞性害虫预测 )(害虫为害程度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

四、        计算题(共10分)

 请完成以下的一个假设特定年龄生命表的计算。

x

lx

dx

Lx

Tx

ex

1

1000

300

850

2180

2.18

2

700

200

600

1330

1.90

3

500

200

400

730

1.46

4

300

200

200

330

1.10

5

100

50

75

130

1.30

6

50

30

35

55

1.10

7

20

10

15

20

1.00

8

10

10

5

5

0.50

表中,x为按年龄或一定时间划分的单位时间期限;lx为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虫数;dx为在x期限内的死亡数;ex为在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数;Lx为在xx+1期间的平均存活数目;Tx为自x期限后的平均存活数的累计数。

五、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休眠和滞育的区别和联系

休眠:是昆虫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不良外界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性。

滞育:是昆虫种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本身的生活方式与其外界生存因素间不断矛盾统一的结果。

联系:都是由不良环境造成的

区别:休眠可以恢复,滞育不可恢复。

2、昆虫分布型的类型及测定方法

随机分布:潘松分布

聚集分布:负二项分布,奈曼分布,潘松分布

均匀分布:正二项分布

3、历期与期距区别和联系

历期:昆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经历的天数。

期距:昆虫两个发育进度之间相距的时间。

区别:

联系:

4、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及应用中的局限性。

积温法则的应用:a、预测农业害虫和天敌的地理分布及其在某地一年发生和代数b、预测农业害虫与天敌的发生期c、利用于初选保存天敌低温和释放天敌适期。d、利用于选择和引进天敌。

局限性:(1)有效积温只考虑温度条件,其他条件如食物、湿度等没考虑。(2)以温度和发育速率的直线关系为前提的,而事实情况,温度与发育速率是呈S型曲线的,因此无法呈现高温区对害虫的影响。(3)该项法则的数据是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测得的,与外界变温条件下昆虫的发育情况有一定的差距。(4)有些昆虫有滞育现象,所以对有滞育现象的昆虫,测定的发生期发生量难免有误差。

六、        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简述生态对策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并阐述生态对策在害虫防治策略中的指导意义。

生态对策:是种群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是种群的一种遗传学特性。

类型:r对策,k对策

特点:r类害虫具有高的繁殖力,大发生频率高,在种群遭受环境或人为干扰后恢复的能力强,能迅速从低密度上升到高密度,许多种类的迁移性强。

K类害虫常处于低个体数水平,抵御天敌的能力较强,虫口死亡率低,易于回升。

生态对策与防治策略:①r类害虫虽有天敌侵袭,但在害虫大发生前天敌的控制作用常比较小,因此对于这类害虫除作物抗虫培育外,化学防治仍是控制其发生的主要措施;②K类害虫常处于低个体水平,但它扔可以成为重要害虫;③中间型利用生物防治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2.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类型,论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价值。

类型: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1 直接使用价值 : 许多野生动、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是重要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

2 间接使用价值 :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非消费使用价值:(生态系统生产力、保护水土资源 .气候调节 、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 、种间关系 、生态旅游 、环境监测 )备择价值:是指物种在未来某个时候能为人类提供经济利益的潜能。

3 潜在使用价值

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设一种既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有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现代农业的负效应:能源过度消耗;水资源消耗;生产成本增长:污染加剧;其它负效应。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