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特色农业种植,助力产业振兴,创新课堂教学形式,2025年10月14日下午,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乔月静邀请晋祠水稻种植大户曹卫强,以现场连线的方式走进农学2308班《耕作学》的课堂,针对晋祠地区水稻种植制度、耕作栽培措施、销售渠道、农场规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晋祠水稻的特色及关键种植与管理要点。


(以上图片为晋祠东庄营村种植基地实景航拍图)
“晋水今人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山西太原晋祠镇,地处北纬37°黄金农业带,千年难老泉灌溉,弱碱性泉水与黑钙土碰撞,孕育出富含钙、镁、锌等9种矿物质的白金稻。乔月静老师邀请农户走进课堂,与学生连线沟通,听取他们对农业种植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们走出书本,了解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包括如何应对市场风险、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通过合作社模式整合资源、拓展销路等。
此次基于《耕作学》课程的实景教学,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有效提升了同学们对晋祠水稻种植技术的认知。通过实时共享、校内外双向互动、同步参与课堂讨论,现场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们认真记录,并就关心的问题与种植户进行了积极交流与探讨。


(以上为现场连线种植户曹卫强分享交流种植经验)
此次实景教学依托5G网络、智慧教学与无人机协作技术、高清直播系统与智能教学平台,采用异地同堂模式,实景教学活动展现了推动产业发展,构建“理论+实践”的动态教学形式,为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进一步夯实晋祠水稻特色农业基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将科研教学与农民需求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农业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实现了"从书本到田间”的实践之路。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学生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