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教学大纲 
 教学日历 
 教案或演示文稿 
 重点难点指导 
 作业 
 参考资料目录 
 课程负责人教学录像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精品课程>>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基本资源>>教案或演示文稿>>正文
实验指导
2013-12-07 21:18  

实验四  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群数量调查

一、实验原理

采用取样调查方法统计田间害虫组成及优势种的数量,为某一优势种种群空间分布型和群落的多样性分析提供调查数据。

在一定空间内,某种昆虫种群所有个体的总和为该种群的绝对密度或称全群密度,它是研究种群动态的重要内容。实际工作中,在调查一种作物田内某一种害虫发生数量或危害时,不可能也没必要将所有害虫个体或受害植株逐一数清,可以通过取样调查方法,按取样的单位及调查的空间范围推算出一定空间内种群的相对密度。但这种密度统计的可靠程度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而样本的代表性又在很大程度上信赖于取样方法和取样数。一般是根据这种害虫在这种作物内当时的分布型,按照一定的取样方法,在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根据样本所得的数据,即可比较准确地估计这种害虫总体数量和田间种群密度。

二、实验材料

计算器、计数器、圈尺。

三、实验步骤

1.          群落组成调查统计

1)选取适当的调查方法

分析所调查物种、虫态、寄主作物等因子,从随机抽样法(随机数字)、五点式、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以及“Z”字形方式等取样方式中选取适当的调查方法。

       

 

 

 

 


              1                       2                     3

           

 

 

 

 

               4                       5                      6

            

 

 

 

 

                7                                8

几种常用取样方法

12五点式    34对角线式   5棋盘式   6 Z”字形式  7分行式   8平行线式

2)记录调查结果

根据取样方法进行系统调查,抽查结果记录表1

昆虫群落调查记录表

 

 

名称

成虫(头)

幼虫或若虫(头)

合计

 

 

 

 

 

 

 

 

 

 

 

 

 

 

 

对现场不能确认易混淆的种、个体小的种,加标签,置盛有酒精的广口瓶带回室内,在解剖镜下区别鉴定。

2、根据群落的调查结果,列出优势种的频次分布表(表2)。

2 优势种调查频次分布表

每样方的虫数(x

实查频次(f

fx

x2

fx2

 

 

 

 

 

 

 

 

 

 

 

四、作业

1、报告实验过程和结果。

2、在决定使用一种调查取样方法时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