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一门课的课堂教学切入,以“三维互动”模式驱动教学与育人要素整合协同,全方位开放课堂时空,学生广泛参与,自由创意、创作,让学生在兴农创新研学中激发潜能,让学生在事农创业体验中感悟升华。小教学、大工程,小课堂、大舞台,自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学生多维发展、教学科研互促壮大,“以小博大”的教学育人效应充分彰显。
一、“三维互动”教学理念创构以系统、协同、生态理念为基础,统筹考虑影响学习的自然、社会和心理因素,突出强调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创新与创业”六要素间合理互动、三维度间有效联动,同时根据活动特征和时空转换,把贯通联动的开放课堂时空划分为“三课堂”,即:第一课堂(教室:理论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活动课堂)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课堂),营造成“人人想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为师、人人能创”的育人新生态。
二、“三维互动”教学模式建构(1)“三阶段”教学模式探索
依课堂时空开放,研讨主题深化拓展,教学模式探索依次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年)立足第一课堂,强化兴趣、提升自信;第二阶段(2003~2005、2007年)第一、二课堂结合,利用各类活动课堂资源,引导自主探索、开阔视野;第三阶段(2006、2008~2017年)走向第三课堂,激励兴农创新、事农创业。
(2)“四步骤”教学流程设计
四步骤实施流程(见图1):酝酿确定创意任务;分小组开展基于三个课堂联动的课内外创意创作实践、协同完成创意任务;展示创新实践成果;总结与改进、感悟与升华。
![]() (3)“三方面”教学机制创新
①“创意任务”驱动研学机制
创意任务包括科研、科教、科普、科创,体现创意、创作、创新、创业,激发学生能动性。
②“多维发展”过程评价机制
关注学生知识、思维、能力、态度、精神等多维发展,着力学业及未来持续发展。
③“协同共享”团队建设机制
学生间共享,师生间共享,与团队外部力量合作共享,师生教学相长。
三、“三维互动”教学育人改革示范与辐射保障(1)“教学与科研”互促
教学平台(团队、课程)层次提升,科研实力提升,协同育人动能充分释放。
(2)“开放与共享”支撑
课堂开放:由一课堂到二、三课堂,进而到学术活动共享交流;
教师共享:由单一到多学科、由一师到多师、由学校到各方专家共享支持;
资源共享:由书本到三课堂课程资源整合;
教学育人生态优化:由一门课辐射影响到系、院、校及全国同类高校,乃至影响整个高等农林教育系统,社会各方关注,形成全方位开放共享交流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