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
在教育中,科学知识往往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除科学知识以外,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比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吸收更重要的。这种能力和素质同样是一种知识,即人文知识。两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处理好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螺旋式上升,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科学知识是静态的,而能力和素质却是流动的。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可以通过流动的能力和素质来获得。但这种能力可能是浅层的、具体的,如电脑操作、信息检索等。浅层能力的进一步就形成了深层的、抽象的素质,如探索创新、组织协调等。在“三维互动”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对问题的思考、对汇报材料的制作、对团队的组织等方面,收获不同的能力。对不同能力和知识的升华与内化形成了素质。科学知识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教育的起点,获取知识过程中得到的能力和素质是保障学生实现下一个更大目标的支撑。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个体而言,通过不同技能的锻炼和不同环境的适应,个人能力得到了扩展。对团队而言,不同学生能力性格的协调配合,个性化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全方位、多维度的锻炼,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一)能力的多维发展在“三维互动”教学模式中,学生们进行多方法尝试、多学科融合、多角度探索,学会了做事情的方式、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如:信息检索能力,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能力,语言、组织、调查以及一些必备的操作能力,演讲、自学、合作、交流的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植检061班邢雷:“三维互动”教学模式给了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机会,原以为无聊的农学课堂也有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
植保101班刘骉:从准备、理论、实践、再到汇报,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个人所长。
植保101班李霜:在这次实践互动中,我的领导与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作为枣园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治组的组长,我必须全面调动全组的积极性、挖掘小组的潜力、合理安排任务,应对所有的突发情况等。每一个环节到让我从吃力到信手拈来。就是这样的模式让我体会到做一个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内涵和条件,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陌生的环节让我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植检1101班郭欢:在逐步的探索中,培养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书本所给予的往往与复杂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需要我们有灵活变通的本领。
植检1101班薛延韬:团队中的交流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安排任务不能太生硬,提出意见不能太直接。并且由于每个人的特长和积极性不同,对任务完成的认真程度也不同,而大部分同学都希望每一步能做到尽可能完美,这对我而言是一种体验但更是一种挑战。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相信对于今后进入社会已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植保1202班秦玉李:要做好科普科研就必须对目标有深入的了解,这使得我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人员分配、团队合作及创新思维方面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锻炼。其次,研讨会还要求我们每个队员都参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优势也体现出来了。
植保1302宋俊巧:此次研讨课,不仅使我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锻炼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多种能力。
(二)素质的全面拓展多种能力的逐步内化促成了个人素质的提高。在获取知识、完成课程要求的过程中,学生们增强了探索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合知识的能力,还具有了未雨绸缪的思想意识,也渐渐地对自己曾经有偏见的专业有了积极的态度,而且形成了遇事分阶段思考解决、自主进行探索、合作交流的好习惯,磨练了一个队伍的团结互助精神。
植检091班鲁梅:小组成员学会了如何在集体中更好地发挥自己、把握自己。
植保102班张晓阳: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每个人都在为团队出谋划策。
植保102班刘小青:十几个人经历了半个月的筹备工作,学生们不仅在能力上得到了提升,若干年后的回忆也会在这段光阴上驻足。
植检101班冀佳悦:个性展现与团队行为的协调,时间、分工、不同意见、不同认知及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协调也是十分重要的。
Mary之星创始人:过程中有过寂寞、困难、快乐,但是寂寞时相互开涮,困难时一起面对,快乐时一起分享,同学之间的情谊,在相互协助中变得更加深厚。团队的协作精神,在历经风雨后,更加深入人心。
植检1202班李平旭: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一般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尝试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完全自主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独立思考,锻炼了我们的领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