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写说明
一、 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是基于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的一门基础性应用研究学科,所以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昆虫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特征、结构、种群动态、群落演替和群落特性等一些相关资料的分析,利用预报的原理和方法去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以指导农民的生产实际问题。本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生产和科研工作中利用生态学中所学知识,根据试验的实际条件与研究问题的性质不断创造出新的试验设计方法与新的统计分析方法,使科学研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教学要求:
在讲清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与理解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由于本课程中涉及大量的计算,并针对非数学类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力求深入浅出地把涉及计算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讲解的清晰易懂。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一些仪器(人工气候箱)的使用方法,学会根据要求进行调查取证数据,数据处理,撰写实验报告;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和撰写课程论文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为生活环境对有机体的影响、种群生态学部分、群落生态学部分、害虫预测预报部分等;本课程的难点在于:由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受环境影响较大、持续的时间长而且涉及的一些系统调查不能与教学时间相吻合,部分实验很难在教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 教材选择的原则:
本书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预测预报等科学的实际,形成学科交叉的新体系。全书分上、下两篇,共八章。上篇为昆虫生态学,共六章。第一、二章介绍近代生态学的进展、基本理论和昆虫与生活环境间的关系;第三章为种群生态学,包括种群的属性、数量消长规律及模拟方法,种群的分化和生物进化,包括种群分化的类群、新种的形成、生物遗传和进化,以及协同进化概念;第四、五章为群落生态学及生态系统学,介绍群落的特性和测定、分析方法和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以及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及其保护利用;第六章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和方法,多样性保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下篇为害虫预测预报,共分第七、八两章,分别介绍害虫预测预报方法和数理统计预报等长、中、短期预报方法。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课程选用张国安、赵惠燕主编的《昆虫生态学及害虫预测预报》适用于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教材。本教材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的成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图文并茂,能很好的为师生服务。同时选用张孝羲主编的《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教材及牟吉元主编的《昆虫生态与农业害虫预测预报》作为参考书目。
五、 教学方法建议:
使用多媒体教学。
六、总学时:
(40)学时,(2.5)学分,难度等级(中等 )。
具体的教学内容纲目和学时安排如下(讲授时,可视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第一章 绪 论 2 2
第二章 昆虫个体生态学 2 2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6 6 12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4 6 10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1 1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2 2
第七章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4 4
第八章 数理统计预报方法 4 3 7
合计 25 15 40
关于使用教材《昆虫生学态及害虫预测预报》的说明
一、本书的指导思想:本书编写严格掌握本科教材的原则,以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内容新而涉及面广,深入浅出,并与研究生教材区别和衔接。
二、本书的缺憾:内容太多,很难在40学时(包括授课25、实验15)内把本书的内容讲完。
三、本书特色:内容丰富、图文并茂